吉利与戴姆勒强强联手,合资公司全球共塑smart品牌新篇章

是的,您说得对。
吉利汽车(Geely Auto)和戴姆勒(Daimler AG)之间确实存在一个关于smart品牌的重要合作,但具体形式可能需要稍微 уточнить (clarify) 一下:
1. "历史背景":吉利汽车在2017年底收购了戴姆勒旗下位于德国的smart品牌和苏塞克斯工厂(Smart Factory UK)。 2. "所有权结构": "吉利汽车" 拥有了smart品牌和英国工厂的"控股权"(大约超过80%)。 "戴姆勒" 保留了smart品牌的"少数股权",并且是"唯一"有权使用梅赛德斯-奔驰(Mercedes-Benz)品牌和技术的smart车型(即“梅赛德斯-奔驰smart”)的股东。这意味着只有戴姆勒可以合法地在smart车型上使用“Mercedes-Benz”标识。 3. "运营模式": 虽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共同运营”(joint venture),但双方是"合作伙伴关系"。 "吉利汽车" 负责smart品牌在中国及全球大部分市场的主要研发、生产、销售和营销工作。它已经将smart品牌引入中国市场,并计划扩展到其他市场。 "戴姆勒" 则专注于其核心的梅赛德斯-奔驰品牌,并利用其股东地位,继续让smart车型(特别是使用

相关内容:

新京报讯(记者 蔡妍霏)3月28日,戴姆勒计划将旗下smart品牌的50%股份出售给吉利汽车的传闻得到证实。北京时间15点30分左右,吉利汽车和奔驰汽车通过各自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几乎同时官宣了双方组建合资公司的消息——戴姆勒集团与吉利控股集团组建合资公司,在全球共同运营发展smart品牌,合资公司总部设在中国,双方各持股50%。

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与戴姆勒首席执行官蔡澈在双方签约仪式上。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今年2月6日,戴姆勒首席执行官蔡澈曾表示,公司正就深化与中国吉利的合作进行谈判。而早在2018年2月,吉利汽车就以高达约90亿美元的价格入股戴姆勒,收购戴姆勒集团将近10%的股份,成为其最大单一股东。随后10月份,吉利汽车又与戴姆勒宣布在华组建合资公司,提供高端专车出行服务。

根据销量数据,smart品牌2018年全球销量为12.9万辆,同比下滑4.6%。利润收益方面,Smart品牌的表现也不尽如人意,自成立以来一直处于亏损的状态。

新合资公司预计将于2019年底成立

戴姆勒股份公司和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宣布,双方新组建的合资公司,预计将于2019年底成立,目前有关该合资公司的商务条款尚未披露。根据合资协议,全新的纯电动smart将由梅赛德斯-奔驰的全球设计部门负责设计,吉利控股全球研发中心负责工程研发。新车型将在中国的全新工厂生产,预计2022年开始投放市场并销往全球。

新京报记者发现,合资公司董事会将由6名成员组成,双方各委派3名。吉利控股方代表为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吉利控股集团总裁、吉利汽车集团CEO、总裁安聪慧,吉利控股集团常务副总裁、CFO李东辉;戴姆勒方代表为戴姆勒股份公司董事会成员、负责大中华区业务的唐仕凯,戴姆勒股份公司董事会成员、负责梅赛德斯-奔驰汽车集团全球销售与市场营销的贝思格,梅赛德斯-奔驰汽车集团董事会成员、负责生产和供应链管理的马库斯·谢弗。

根据双方计划,作为整体新车型研发规划的一部分,smart未来产品阵容还计划扩展到快速增长的紧凑级别车型细分市场。在2022年推出全新车型之前,戴姆勒将继续在法国汉巴赫工厂(生产smart EQ fortwo)和斯洛文尼亚新梅斯托工厂(生产smart EQ forfour)生产smart现有车型。同时,汉巴赫工厂将在梅赛德斯-奔驰乘用车生产网络中发挥新的作用,将被用于生产梅赛德斯-奔驰EQ品牌的紧凑型电动汽车。梅赛德斯-奔驰将在汉巴赫工厂投资5亿欧元,并将充分应用现有员工丰富的生产制造经验。

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也表示:“我们将充分尊重smart的品牌主张,精诚合作,推动smart品牌向电动化、智能化、高端化方向发展,为用户提供更佳出行体验。吉利控股将把研发、制造、供应链等领域的优势及对中国市场的深刻理解注入合资公司”。戴姆勒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兼梅赛德斯-奔驰汽车集团全球总裁蔡澈表示:“我们期待与在电动车细分市场上具有雄厚实力的吉利控股进行合作,共同设计、研发下一代smart电动车型。新一代的产品将融合高品质的生产制造及广受认可的安全水准,将在中国市场及全球进行销售。”

自去年以来双方合作不断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自2018年以来,吉利和戴姆勒之间的多重合作稳进发展。2018年2月,吉利集团宣布通过旗下海外企业主体收购戴姆勒9.69%具有表决权的股份,收购涉及资金大概为90亿美金左右,成为戴姆勒单一最大股东。彼时吉利方面强调,收购戴姆勒股份并非财务投资。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表示,作为长期战略投资者,吉利集团承诺长期持有戴姆勒股权。

随后,双方还确认在专车出行方面展开深度合作。2018年10月,戴姆勒与吉利展开合作,在中国组建高端专车出行合资公司,双方持股比例为50:50,计划在中国的部分城市提供高端专车出行服务。

smart品牌成立21年未实现盈利

根据戴姆勒官网公布的销量数据,2018年,梅赛德斯-奔驰及smart品牌在全球范围的销量达到244万辆,同比微增0.6%。其中,smart品牌销量为12.9万辆,同比下滑4.6%。相比之下,宝马集团MINI品牌2018年全球销量达36.15万辆,约为smart销量的三倍。

此外,smart品牌业务分部除税前利润下降18%,至72.16亿欧元,回报率由9.4%降至7.8%。戴姆勒集团董事会主席蔡澈曾在业绩报告会上公开表示对Smart回报率不满,认为其“低于分部长期目标利润率。”销量的疲软致使Smart一直是戴姆勒的亏损来源之一。尽管戴姆勒并未单独公布smart部门的业绩,但有财务分析师估算,自1998年发布以来,Smart耗费的成本达到数十亿欧元。据美国知名金融研究机构Evercore ISI估计,smart每年的亏损额在5亿欧元至7亿欧元之间。smart品牌成立21年以来,一直都是处于亏损的状态。

有汽车分析师对新京报记者表示,目前在中国市场,宝马在去年已和长城汽车成立了光束品牌,来实现MINI的国产和新电动车的量产。要实现盈利,smart急需一个合作伙伴,吉利和戴姆勒未来的合作值得关注。

新京报记者 蔡妍霏 图片来源 企业官网 编辑 陈小兵 校对 何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