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亮麻辣烫”名存实亡?张亮悄然退出直接股东,香港公司幕后操控,真相揭晓!

“张亮麻辣烫没有张亮了”这个说法,指的是张亮已经不再担任北京张亮麻辣烫公司的直接股东,而是通过其香港公司间接持有股份并控制公司。这一变化背后有多重可能的原因和图谋:
1. "税务筹划与合规:" 将个人资产转化为公司资产,并通过离岸公司间接持有,是许多企业家常用的税务优化手段。这有助于降低税负、实现资产隔离、以及方便进行国际资产配置和转移。 随着中国对跨境资金流动和个人资产信息监管的加强,通过合法的离岸架构进行管理,可以更好地满足合规要求,避免潜在的法律风险。
2. "股权结构优化与管理:" 随着公司规模扩大和业务发展,创始人可能需要引入外部投资者或进行股权融资。通过将直接持股转为间接持股,创始人可以更灵活地调整股权结构,平衡控制权与融资需求。 间接持股可以将创始人的个人财富与公司债务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分离,实现更好的风险控制。
3. "资本运作与退出机制准备:" 这可能是为未来可能的资本运作(如IPO、并购、引入战略投资者等)做准备。通过间接持股,创始人可以在不直接暴露个人身份的情况下进行操作,或者为后续的退出(套现)创造更便利的条件。 间接控制可以使得创始人

相关内容:

近日,“张亮麻辣烫没有张亮了”登上热搜。

天眼查APP显示,9月初,张亮麻辣烫关联公司——张亮企业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企业类型从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变更成为有限责任公司(外商投资企业法人独资)。上海毅言久鼎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作为新的控股股东,持有张亮企业管理(集团)有限公司100%股权,认缴出资额5000万人民币。原股东上海毅珩商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持股90%)和创始人张亮(持股10%)退出股东行列。

天眼查相关信息显示,上海毅言久鼎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25年,注册资本100万人民币,法定代表人和最终受益人为张亮。盛世千秋有限公司是其持股比例100%控股股东,值得注意的是,该公司成立于2024年,注册于中国香港,企业类型私人股份有限公司。

此次变更完成后,尽管张亮不再直接持有张亮企业管理(集团)有限公司股份,但通过上述复杂的股权穿透,仍然间接控制着整个集团。

张亮麻辣烫品牌于2008年由东北人张亮创立。他在传统川味麻辣烫基础上进行创新,以骨汤替换原有的红油汤底,并融入东北地区常见的麻酱配料,逐渐将该品牌打造成国内麻辣烫领域的领先企业。

截至2024年10月,张亮麻辣烫在全国共设立28家分公司,门店总量已突破6000家,以加盟店为主,其中直营店仅100多家。根据窄门餐眼的数据统计,该品牌门店覆盖全国31个省、325个城市,以二、三线城市布局最为密集,占总店数比例接近50%。

在国际市场方面,该品牌于2016年在日本东京开出首家海外门店,并于三年后启动海外加盟业务。至今,已在日本、美国、澳大利亚等18个国家的30座城市,设立超过100家门店。其海外扩张同样以加盟模式为主,绝大多数门店为加盟经营。

企业进行股权调整的背后可能有哪些考量?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向记者表示,一方面,股权调整可以优化公司的股权结构,提高公司的治理效率。通过引入新的股东或调整现有股东的持股比例,公司可以更好地平衡各方利益,提升决策效率。另一方面,股权调整也可能是为了引入战略投资者或合作伙伴,借助外部资源推动公司的发展。

此外,公司原有实控人由直接持股变更为通过注册地在香港的公司间接控股,可能意味着公司有意向进行跨境资本运作。江瀚表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拥有成熟的金融市场和便利的融资渠道,通过在香港注册的公司间接控股,可以更方便地进行跨境融资、并购等资本运作。 这种股权结构调整还可能与公司的国际化战略有关,公司可以更好地拓展国际市场,也有助于吸引国际投资者。这种结构还可以帮助公司规避某些风险,实现更灵活的资本运作。

湖南某证券机构分析人士也向记者表示,这可能也是一种海外上市的信号,此类股权安排将便于境外上市。当前港股上市火爆,消费类比较受追捧,另一方面,A股没有正式放开对衣食住行类的上市窗口指导,因此出现了消费企业扎堆赴港的情况。

2025年,餐饮行业迎来了汹涌的上市浪潮,已有蜜雪冰城、古茗、绿茶集团多家企业成功上市,另有老乡鸡、遇见小面、巴奴国际等多家企业处于上市筹备阶段。

与张亮麻辣烫门店数量相当,并称“麻辣烫双雄”的杨国福,曾于2022年的上一波“餐饮上市潮”中,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冲击“麻辣烫第一股”,但后续未能持续推进,该招股书已失效;到2024年,其创始人杨国福对外表示,暂时没有上市计划。

9月5日,潇湘晨报辣椒财经记者联系张亮麻辣烫官方服务热线,相关客服人员告诉记者,关于此事,公司统一不作回应。

潇湘晨报辣椒财经记者陈樱芷

报料、维权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搜索“报料”一键直达;或拨打热线0731-85571188。如需内容合作,请拨打政企服务专席19176699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