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狠了!国产登山巨头硬碰始祖鸟,中产消费者直呼肉疼

这确实是一个引人注目的市场动态。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说法:
1. "“国产登山第一品牌”":这通常指的是"探路者 (Toread)"。作为中国户外行业的领军企业,探路者在产品研发、品牌建设和市场占有率上长期处于领先地位,尤其是在攀登和户外探险装备领域,拥有广泛的用户基础,很多户外爱好者将其视为国货的标杆。
2. "“硬刚始祖鸟 (Arc'teryx)”":始祖鸟是全球顶级的户外品牌,以其卓越的设计、高品质材料和精良工艺著称,定位高端市场,价格通常不菲。探路者近年来不断推出设计更趋国际化、科技感更强、定位也逐步向高端靠拢的产品,直接与始祖鸟等国际品牌在高端市场争夺消费者。
3. "“连中产都开始肉疼了”":这是对市场竞争加剧导致的结果的一种描述。 "价格竞争":为了在高端市场与始祖鸟竞争,探路者的部分旗舰产品或新锐产品价格也在不断攀升。同时,始祖鸟为了维护其高端形象,价格依然坚挺。 "选择增多":消费者现在在高端户外服装和装备上,有了探路者这样设计、性能都不错且价格相对更具竞争力的国产品牌作为选择。 "“肉疼”感":对于中产消费者来说

相关内容:

4800元一件国产冲锋衣,到底谁在买?

答案很简单:那群把雪山当办公室的人。

他们一年有三分之一时间住在帐篷里,手机相册里一半是云海一半是冰壁,对“贵”的定义不是价格,而是“能不能活着回来”。

凯乐石先把命卖给他们,再回头向城市白领收门票——这套打法,2024年走到了分水岭。

先说命。

今年五月,四川雀儿山雪槽,海拔5300米,风速每秒18米。

测试员把凯乐石MONT X和始祖鸟BetaAR并排挂在冰壁上,连续泼水四小时。

结果两边外壳都没渗水,但鸟衣内层结了一层薄冰,凯乐石里层只挂水珠。

差异来自新上线的KAILAS-TEX面料,防水指数30000mm,比鸟家顶配Pro还高10%,透气量却提升40%。

中科院纺织所把这事叫“透湿梯度膜”,说人话就是:汗气跑得比雪花快,身体不会忽冷忽热,失温风险直接砍半。

对登山者而言,这等于多买一条命,4800元换命,便宜到笑。

再说门票。

命有了,城市白领要的是“看得见的命”。

凯乐石把旗舰店开到美国科罗拉多峡谷门口,门口立着一块3米高冰壁,消费者买完衣服就能当场试攀,旁边屏幕实时滚动“今日攀登人数”。

法国霞慕尼店更直接,买完硬壳送一次直升机雪场速降——机票自己掏,降落伞公司出。2024年上半年,北美销售额暴涨170%,但问卷里仍有62%的人填“第一次听说这个中国品牌”。

认知缺口越大,越说明故事值钱:当“中国”和“专业”第一次同框出现,溢价空间反而比“加拿大鹅”更大。

毕竟鹅只能拍街拍,凯乐石能拍8000米登顶照,社媒点赞量差了一个量级。

有人算过账:一件MONT X用布3.2米,每米KAILAS-TEX成本比GORE-TEXPro低11%,但整衣售价比鸟家同配置便宜35%,毛利仍高出8个百分点。

省下来的钱去哪了?

一半投进研发,一半拿去建社群。

官方攀登社群50万注册用户,每月固定组织“城市夜爬”“周末岩馆刷线”,报名费99元,送一次装备保养。

别小看这99块,它把“买一次”变“每月见”,复购率被硬生生拉到68%,而行业平均只有31%。

专业登山者成了免费销售,他们在雪山发朋友圈,比任何广告都硬核。

但硬币总有两面。

进口材料仍占60%,汇率一波动,成本就涨;万元羽绒服对标加拿大鹅,可鹅有“极地科考叙事”,凯乐石只有“珠峰北坡叙事”,后者在大众心里不够浪漫;更麻烦的是专利墙,GORE-TEX手握4000多项专利,凯乐石每走一步都得绕桩,像在高速上玩蛇形走位。2024年Q2,公司研发费用率9.2%,高于安踏、李宁,但律师费也首次破千万,财报里被单列一行,名字叫“技术突围税”。

消费者调研里,28-35岁人群占比47%,可只有23%觉得价格“完全合理”。

数字背后是一道残酷选择题:继续服务小众专业,还是降价拥抱大众?

凯乐石选了第三条路——把专业做成潮流。

今年九月,品牌将发布“城市机能”支线,剪裁更修身,颜色加入雾蓝、鼠尾草绿,防水指数降到20000mm,价格直接腰斩到2499元。

功能足够通勤防暴雨,又保留“雪山同款”标签,让白领花一双球鞋的钱就能买到“半条命”。

逻辑很清晰:先用高端线守住专业话语权,再用技术下放收割规模,一如特斯拉先卖Roadster,再卖Model3。

故事写到这儿,答案已经浮现。4800元不是布料价,是“雪山通行证”;170%海外增长也不是奇迹,而是“中国高端制造”第一次在全球户外赛道拿到发言席。

接下来考验的是节奏:技术降本能不能快过汇率波动?

城市机能线会不会稀释专业口碑?

专利突围能不能从绕桩变拆墙?

任何一步踩空,凯乐石就会从“下一个始祖鸟”滑向“又一个想高攀的国产品牌”。

雪山不会说谎,风会撕碎一切营销滤镜。

只要雀儿山冰壁上的水珠继续往内层滚,而不是结冰,专业登山者就会持续买单;只要城市夜爬的99元活动还在排队,白领就愿意用2499元买一张“半条命”入场券。

凯乐石把生死做成生意,又把生意穿在每个人身上——这出戏,才刚刚登顶大本营,真正的冲顶窗口,明年三月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