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热起来,全城动起来,全民健身浪潮席卷城市街头

“体育热起来,全城动起来” 这句话非常有力量和号召力!它简洁地传达了以下几层意思:
1. "推广体育热情:" 鼓励人们,特别是年轻人,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培养对体育的兴趣和热爱。 2. "普及体育锻炼:" 强调体育不仅仅是竞技,更是健康生活方式的一部分,号召全体市民,无论年龄、职业,都加入到体育锻炼的行列中来。 3. "提升城市活力:" 将体育锻炼与整个城市的活力联系起来,意味着当市民积极参与体育时,城市也会变得更加充满生机和动力。 4. "促进身心健康:" 暗示体育锻炼对个人健康(强身健体、缓解压力)和城市整体福祉(健康市民、和谐社区)的积极影响。 5. "营造运动氛围:" 倡导在全社会形成崇尚运动、支持体育的良好氛围。
这句话适合用在: 城市体育活动或赛事的宣传口号。 推动全民健身的政策倡导。 学校或社区的体育推广活动中。
它朗朗上口,易于传播,能够有效激发人们的参与热情,共同营造一个热爱运动、健康向上的城市环境。

相关内容:

东江沙公园里,市民在打篮球。

十五运会群体项目轮滑比赛在惠州举行。

惠州市杰诚运动器材有限公司的滑板生产车间。

惠州市喜德盛自行车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

惠州女子龙舟队正在训练。

218公里最美旅游公路骑行活动举行,骑手纵情驰骋于两山之间。

11月11日,十五运会竞体项目滑板比赛在惠州落幕。来自全国各地的顶尖滑手同台竞技,上演速度与激情。

乘十五运会的东风,惠州正把体育激情融入城市血脉。一系列赛事活动接连在惠州落地,从山野延伸到城市街头,运动氛围日渐火热。赛场之外,惠州的体育产业稳步崛起,近500家体育装备企业,正将“惠州制造”卖向全球。

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惠州正以完善的运动设施、强劲的体育制造实力,将办赛成果转化为全民热爱、全民健康的红利,持续擦亮“华南户外运动之都”城市名片,打造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张国威 糜朝霞

摄影:南方日报记者 王昌辉(除署名外)

盛大赛事激发城市活力

不久前,惠州市环南昆山—罗浮山户外运动目的地成功入选全国首批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建设地区。依托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下称“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的生态资源、区位优势以及政策保障,该目的地正成为户外运动爱好者的天堂。

近年来,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累计举办赛事活动超过300场,吸引超1700万运动爱好者与游客。粤港澳大湾区无人机竞速大赛、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等赛事在这里落地,让这片区域的“体育名片”愈加亮眼。

如今,沿着218公里的最美旅游公路前行,南昆山与罗浮山各有风采。前者主打山地极限挑战,推出骑行、越野、攀登、滑翔伞等项目;后者则凭借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中医药资源,打造登山、森林徒步等山地运动康养活动。

如果说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是惠州户外运动的核心,遍布全市的赛事活动,则让这股热潮从山林延伸至城市街头。

去年初,惠州马拉松赛激情开跑,来自13个国家的1.2万名跑者在城市间驰骋。紧接着,“寻迹东坡”惠州City walk活动举行,5000余名市民通过徒步打卡的方式,追寻东坡足迹。进入秋季,惠州市定向运动比赛在龙门开赛,600多名选手齐聚山野赛道,在自然间奔跑逐风。

近年来,惠州已累计举办国家级、省级赛事10余项,市级群众赛事超400场。赛事涵盖跑步、篮球、乒乓球、羽毛球、滑板等项目,吸引超过100万运动爱好者参与,体育赛事热潮正逐步扩大。

如今,惠州各县区也纷纷亮出各具特色的体育赛事。在惠阳区,“篮协杯”“乒协杯”等品牌赛事接连举行;博罗县持续推出登山赛、越野赛等精品活动;惠东县融合旅游项目,举办骑行、龙舟等活动;大亚湾开发区打造具有滨海特色体育赛事品牌;仲恺高新区则积极开展“厂BA”等系列活动,激发企业员工的运动热情。

今年底,2025惠州马拉松赛即将鸣枪开跑。届时,来自全国各地的跑者将再次齐聚惠州,沿着湖光山色、城市街景交织的赛道奋力奔跑,用热情点燃惠州冬日。

强劲产业催热体育氛围

惠州体育的热度,也在工厂车间里持续升温。正在崛起的体育产业,正成为这座城市的发展新引擎。

在惠阳区,惠州市喜德盛自行车有限公司(下称“喜德盛”)生产线高速运转,一辆辆高端碳纤维山地车从流水线上下线,销往世界各地。如今,喜德盛一期、二期项目已建成投产,三期规划中的新材料及零部件生产区,以及国际先进水平的自行车、电动车研发生产基地正加快推进。

如同喜德盛公司一样的自行车制造相关规上企业,在惠州已有21家。从高性能公路车到休闲骑行车,标有“惠州制造”的产品正销往更广阔的市场。

同样扎根惠阳区,惠州市杰诚运动器材有限公司正以品质破“卷”。20多年前,这只是一家生产中低档滑板的工厂,经过不断创新,企业已成为国际一线品牌以及国内顶尖品牌的指定生产商,占据全球高端滑板市场近四成份额。

除了自行车与滑板,惠州的体育制造版图不断拓展到更多细分领域。位于博罗县石湾镇的广东鼎弘欣运动科技有限公司(下称“鼎弘欣运动”)正抢滩冰雪赛道,这里生产的滑雪板、滑雪靴远销欧美,业务涵盖国外一线品牌代工与国内品牌生产。

距鼎弘欣运动不远的惠州韬略运动器材有限公司,同样选择在石湾镇深耕。每年,上千万顶运动安全头盔从这里销往欧美等国,占据全球四成市场份额。

在大亚湾开发区,走进海德运动器材(惠州)有限公司的网球生产工厂,荧光黄色的网球半成品在传送带上匀速移动。每年,约1亿颗网球从这里下线,供应ATP、WTA等顶级赛事及全球消费市场。

如今,惠州体育装备制造业正跑出“加速度”。全市拥有近500家体育装备制造企业,一批在业内享有盛誉的大型企业,正携手打造超200亿元规模的时尚运动制造产业集群。

全民运动点亮幸福生活

入冬后的惠州,凉意渐起,但城市的运动热度丝毫未降。

夜幕降临,佳兆业广场的灯光亮起,一群穿着荧光绿队服的孩子踩着滑轮鞋,在路障之间灵巧穿梭。家长们一边拍照一边加油,笑声与音乐交织成夜色中最有活力的旋律。

在惠阳区,另一场热闹的活动也圆满落幕。这里举办了第三届惠州市老年人徒步大会,从叶挺纪念馆出发,一路上,300多位长者笑语不断,队伍中有人步履矫健、有人轻声互勉。“这样的活动太好了,不仅锻炼身体,心里也都亮堂了。”张阿姨笑着说。

孩子追风滑行,青年挥拍比拼,中老年人跳起广场舞、打起太极、参与徒步,在惠州,无论年龄大小,人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参与运动。健身,正逐渐成为这座城市的生活日常。

随着全民健身热潮涌动,越来越多体育团体走向台前。今年10月,惠州市广场舞排舞协会代表广东省出征全国妇女广场舞(健身操舞)大赛总决赛,斩获中年组小集体健身舞类自选项目特等奖。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惠州在老年体育体系建设上持续发力,一支活力十足的“银发运动队伍”正在形成。目前,惠州建有老年人体育活动站点720多个,健身队165支、太极拳队85支,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老年人超过30万人,占老年人口的一半以上。

运动热潮的背后,是一支默默支撑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如今,惠州社会体育指导员已达1.94万人,指导员们活跃在“全民健身日”等活动中,带领市民科学锻炼,每年惠及市民超万人次。

此外,惠州的体育设施也在加速升级。惠州建成了惠州奥林匹克体育场、惠州体育馆等市级场馆,拥有181个社区体育公园、570余个足球场,县区实现体育场馆全覆盖,乡镇建有3000平方米以上的乡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新建社区体育设施覆盖率达到100%。

在惠州,市民自发组建运动群,在社交平台上晒出“我的马拉松”“孩子的第一场足球赛”“和父母的晨练日常”……一个个看似寻常的片段,正在汇聚成城市的集体记忆——当人们再次提起惠州,想到的不仅是山水之美,也会回想起一次次奔跑、跳跃与呐喊的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