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从多个维度透视济南位列全国第五的排名。需要注意的是,“全国第五”这个说法可能指代不同的统计口径和领域,因此分析需要先明确是哪个“第五”。但通常情况下,这可能指的是济南在"经济总量(GDP)"或"城市综合实力"等综合指标上的排名。
以下将从几个关键维度来分析济南位列全国第五(假设指GDP或综合实力)的背景、意义、优势、挑战和未来展望:
"1. 经济发展维度 (Economic Development)"
"GDP规模与增速:" 作为全国第五的城市,济南的GDP总量处于领先地位,显示出强大的经济基础和增长潜力。需要关注其GDP的构成(一、二、三产业占比)、增长质量(是否依赖投资/出口拉动,还是内需和创新驱动)以及与其他一线城市和强二线城市的差距。
"产业结构:" 分析济南的主导产业是什么(如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文化旅游等)。是否形成了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第三产业(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如何,尤其是在现代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方面。
"创新能力:" 创新是城市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济南拥有山东大学等众多高校和科研院所,研发投入强度、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专利授权量等是衡量创新能力的关键指标。需要看济南能否将科教资源有效转化为经济优势。
"2. 城市综合实力维度 (Comprehensive Urban Strength
相关内容:
10月13日,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正式发布首份《城市综合发展指数报告(2025年)》(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显示,根据36个样本城市的城市综合发展指数,我国现阶段城市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呈现“头部引领、整体向好”特征。其中,北京、深圳、上海分别以85.1分、82.5分、81.4分稳居前三甲,济南则以80.3分位列全国第五,成功跻身城市综合发展顶级阵营。

这份首次将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与中国最新城市发展政策相衔接,基于90项实操指标进行深度评估的报告,兼具权威性与参考性,含金量备受认可。
济南何以实现“跻身全国第五”的突破?不妨从经济创新、人才吸引、文明建设、城市宜居、活力开放五大维度,探寻其发展密码。
01科创腾飞,激活“动能转换”的产业引擎
除城市综合发展指数外,《报告》还同步公布了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六大专项维度排名。济南在“创新城市”中排名第十,在“宜居城市”中排名第二,在“韧性城市”中排名第六,在“文明城市”中位列第八,在“智慧城市”中排名第九,为综合排名奠定了坚实基础。
《报告》中的创新城市评估,主要聚焦技术创新力、成果转化力等核心指标。现今,“创新城市”在当代城市发展中,创新是无可替代的“核心动力源”,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济南经济的突破性增长,关键在于近年“工业强市”战略引领下,以科技创新破局传统产业“重而不优”的困境,构建起“新兴产业引领、传统产业焕新” 的双轮驱动格局。

▲2025年8月11日,北京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优宝特机器人。
今年8月,全球首个以人形机器人为参赛主体的体育盛会 “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上,济南本土企业山东优宝特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人形机器人“行者泰山”大放异彩,斩获100米表演赛冠军、4×100米接力赛季军,成为济南 “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的生动注脚。
当前,济南正聚焦新材料、智能制造与新能源、空天信息、量子科技等前沿领域,推动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加速崛起。尤其是今年在对标全省66条重点产业链后,济南进一步优化整合资源,确立13条标志性产业链与34条重点产业链。最新的“13+34”产业链体系,涵盖了电子信息、高端软件、现代医药、新能源装备、先进材料、钢铁等关键领域。让“动能转换”从战略目标变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发展实效,为城市综合竞争力提升注入持久动力。
02引育留用,打造“鸾翔凤集”的英贤高地
产业能级的跨越式提升,背后是人才生态的系统性重塑。一座城市对人才的态度,直接决定其发展潜力与未来高度。济南正全力构建“重才、敬才、爱才、识才、用才”的最优人才生态,致力于成为海内外人才择居置业的理想热土。
近日,2025年(第七届)全国人才工作创新案例评选结果揭晓。济南市委人才办申报的《以城聚才 以才兴城——济南市构建“天下泉城、人来无忧”全生命周期人才服务体系》获评全国最佳案例。这不仅是山东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地市案例,更是济南人才工作实践继获评中国改革2024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市域案例“30 佳”后,再度斩获的全国性创新奖项。
认可的背后,是济南对人才需求的精准洞察与全周期服务响应。近年,济南持续深化“天下泉城、人来无忧”全生命周期人才服务体系,围绕人才“落地起步——进阶发展——安身立命——情感归属”的全流程需求,提供覆盖就业、住房、教育、医疗等领域的一站式服务。

▲中国·济南第四届高层次人才招引大会
为实现人才“引得进、育得出、用得好”,济南还搭建起多层次引才育才载体。截至目前,济南已成功举办四届高层次人才招引大会,累计吸引超15万名海内外人才参会,其中硕博高层次人才占比高达51%。
当前,济南市人才资源总量已突破287.5 万人,连续三年获评“中国年度最佳引才城市”。这种“人才因城市而无忧、城市因人才而精彩”的双向奔赴,正是城市与人才共生共荣的最佳写照。
03文明铸魂,涵养“近悦远来”的精神家园
文明是一座城市发展的灵魂,更是衡量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尺。硬实力让城市强大,软实力让城市伟大。从“文明城市”迈向“城市文明”,济南的跃升之路,是一座千年古城对文明本质的深刻探索。
济南的文明建设,始终以人民为中心。20多年来,济南注重城市治理的“现代化”“便民化”,注重市民群众的“体验感”“获得感”,坚持创建“为民惠民不扰民”,策划开展“我的城市我的家 文明泉城我先行”等一大批影响力大、带动性强、覆盖面广的群众性创建活动。从推广非机动车、行人违章“5选1”处罚模式,让群众在自主选择中主动配合、自我教育;到创新发布“西瓜地图”“便民生活地图”,为流动摊贩“筑巢安家”。每一项举措都体现着城市对人的关心和尊重,有效推动人从管理约束到行动自觉。近3年的问卷调查中,市民对文明创建的满意度始终保持在99.1%以上,老旧小区环境改善、农贸市场规范管理、口袋公园随处可见,“推窗见绿”的幸福图景已成为市民日常。
济南的文明厚度,源于文化根脉的赓续。作为拥有2600多年建城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济南深挖泉水文化、红色文化、名士文化等资源,让文化成为文明建设的“源头活水”。济南抓住关键,全力建设生态基底稳固的“千泉之城”,重点泉群持续喷涌22年;1202个城市公园与星罗棋布的共享绿地、共建花园场景融合,“千园之城”魅力尽显。
近年来,济南重点推进城市IP打造,围绕建设“世界泉水之都、文化旅游名城”目标,深挖泉水文化、串联各类资源,塑造“一年四季·泉在济南”城市品牌,将城市发展和经济建设相融、与百姓民心相通、与社会治理相连,让城市“软实力”与居民“精气神”相融共进。
如今的济南,“满城书香”涵养文明新风。以建设“书香济南”为目标,济南打造60家泉城书房及近千处新型阅读空间,年均服务读者833万人次,在2023年《中国美好生活大调查》中位居“最爱看书城市榜”首位。从“创建文明城市”到“建设城市文明”,济南正以向善、包容、温润的城市品格,让“近悦远来”的精神家园成为文明建设的生动注脚。
04内外兼修,绘就“诗意栖息”的幸福画卷
城市宜居度是衡量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尺。在《报告》六大专项维度的宜居城市排名中,济南以84.28分位居第二,充分印证其既是兼具自然生态、基建配套的“硬环境”标杆,也是蕴含人文气韵、精神滋养的“软环境”典范。
济南的宜居底色,首要在于对自然生态的敬畏与系统性守护。作为享誉全国的“天下泉城”,济南始终将泉水保护置于生态建设核心位置,成立“泉脉保护技术研究中心”,构建国内首个泉域岩溶地下水数值模型,为每一处名泉建立专属“健康档案”。制定出台《济南市名泉保护条例》《济南市名泉保护总体规划(2025—2035 年)》等政策法规,动态更新名泉保护名录。让泉水潺潺的灵动声响,成为泉城最动人的“城市心跳”。
济南的宜居体验,还体现在基建配套的加速升级,让“便捷出行”成为市民生活常态。从“米字型”高铁网络串联东西,到跨黄通道贯通南北;从地铁与机场实现“无缝换乘”,到小清河通航圆“通江达海”之梦……济南交通建设持续按下“加速键”,立体交通网络不断完善,大幅提升城市通行效率与辐射能力。

▲2025年国庆,济南上新街迎来客流高峰,古街洋溢着浓厚的节日氛围。
宜居不仅是“住得舒适”,更要“活得有温度、有味道”。济南在城市更新中始终坚守文脉传承,以上新街焕新工程为例,当地秉持“留存历史、传承文脉、创造价值” 理念,严格遵循 “原材料、原形制、原工艺、原结构”原则,精准还原田家大院的青砖灰瓦、沙家公馆的木质廊柱、方荣翔故居的院落规制。每一块青石板都承载着泉城的历史记忆,每一处建筑细节都延续着城市的文化基因,真正实现“在保护中活化、在活化中传承”的有机更新。
05连通国际,构建“活力四射”的城市格局
活力,是城市发展潜力的直观体现,它不依附于城市年龄,而是串联起城市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置身济南,既能触摸到 2000多年历史沉淀的厚重底蕴,也能感受到新时代发展的轻盈与动感。
人文活力赋予济南“温暖底色”。城市活力源于历史文化的深厚积淀,齐鲁文化浸润着一代又一代济南人,儒家文化倡导的 “仁、义、礼、智、信”与“温、良、恭、俭、让”,已融入这座城市血脉与市民品格。“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全国十大美好生活城市”、连续三年获评“全国活力城市”……这些“国字号”荣誉,既是对济南人文建设的高度认可,更是市民生活品质持续提升的直接体现。
消费活力点燃济南“发展热度”。今年,济南市政府印发了《2025泉城消费提升行动方案》,聚焦商品消费提升、服务消费提质、文旅体展消费融合、住房消费促进、新型消费培育、农村消费挖掘、国际消费拓展、消费场景打造、消费环境优化、消费信心提振十大行动。以消费为突破口,济南加速推动城市消费升级与产业转型,为经济稳定增长注入“源头活水”。不断上新的消费场景成为“强磁场”,既汇聚人气,也吸引新品牌、新活动持续落地。

▲2025“泉在济南 一马当先”CSI**2025年国际马术场地障碍赛暨济南公开赛
体育活力彰显济南“奋进力度”。体育是城市活力的“动态表达”,济南以“赛事 IP +群众体育”双轮驱动,让“运动基因”深度融入城市肌理。2024年,CSI**2025年国际马术场地障碍赛暨济南公开赛与济南(泉城)马拉松为济南带来直接经济效益1.08亿元,总体产出效应高达2.8亿元,“双马”已被打造为济南标志性赛事IP。今年,济南已被列入国家促进体育消费和赛事经济试点城市。2025济南(泉城)马拉松赛事报名人数更是突破10万,覆盖21个国家和地区,最终30000名跑友中签参赛。
综合来看,济南跻身全国城市综合发展第五,并非单一领域的偶然突破,而是经济、人才、宜居、文化等多个维度协同发力的必然结果。
《报告》对济南的认可,既是对其过往发展路径的肯定,更为其未来演进注入了“以创新破局、以协同提质”的雄心与信心。未来,随着各领域建设的持续深化,济南有望在城市综合发展的赛道上实现更高质量的突破。(来源:“众观济南”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