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落神坛”的4大运动品牌,曾经风靡一时,看看有你穿过的吗?
近年来,运动品牌市场竞争激烈,一些曾经辉煌的运动品牌逐渐失去了往日的光彩。以下列举了四个曾经风靡一时,但现在却“跌落神坛”的运动品牌,看看有你穿过的吗?
1. 锐步(Reebok)
锐步曾是全球知名的运动品牌,尤其在跑鞋和健身领域具有很高的市场份额。然而,由于市场竞争加剧,以及策略失误,锐步逐渐失去了优势。如今,锐步已被百威英博集团收购,虽然仍在生产运动产品,但已不再是曾经的巅峰时期。
2. 奥莱克斯(Oleksandr)
奥莱克斯是一个源自乌克兰的运动品牌,曾在国内市场有一定的知名度。然而,由于产品质量问题、品牌定位模糊以及市场推广不足,奥莱克斯逐渐被市场遗忘。如今,这个曾经风靡一时的运动品牌已经很难找到其产品。
3. 亚瑟士(ASICS)
亚瑟士是一个源自日本的运动品牌,以其高品质的运动鞋和服装而闻名。然而,近年来,由于竞争对手的崛起和品牌策略的失误,亚瑟士在全球市场的份额逐渐被压缩。虽然亚瑟士仍然是一个知名的运动品牌,但已不再是曾经的巅峰时期。
4. 舒适(Comfort)
舒适是一个源自中国的运动品牌,曾在国内市场有一定的知名度。然而,由于产品质量问题、品牌定位模糊以及市场推广
相关内容:
运动品牌的辉煌和没落,总是在市场瞬息万变中演绎得淋漓尽致。

曾经风光无限的Kappa、德尔惠、迪亚多纳和喜得龙,现在都面临不同程度的困境和转型压力。

谁还能重拾昔日荣光?
这个问题引发了业内外的热烈讨论。
Kappa曾是千禧年时代的潮流领军者,其“背靠背”logo成为街头文化的象征。
那时候,4000多家门店见证了它的辉煌,品牌依靠时尚融合和欧美元素吸引年轻人。
直到2008奥运会后,市场变得更为激烈,假货泛滥、线上转型迟缓让这个曾经的市场宠儿逐渐边缘化。2023年数据显示,Kappa中国市场收入再度下滑12%以上,说明品牌在本土市场的抗风险能力不足。
不过,品牌并未放弃,最近开始跟本土潮流品牌特步合作、推出电竞和元宇宙相关项目,试图“破冰”。

此外,Kappa在东南亚找到了新出路,通过联名本地潮牌实现18%的增长。
品牌想要突围,显然还得在年轻消费者心中重新树立形象。
德尔惠走到今天,最让人惋惜的是它的崛起曾经也风光无限。2000年代靠周杰伦的代言,门店曾超过四千家。
那个年代,谁都没想到一个运动休闲品牌能和流行文化如此深度结合。
然而,随着市场变化和产品缺乏新意,加上线上线下渠道没有跟上消费者需求,德尔惠逐渐被边缘化。
最新情况是,被福建一家公司收购,打出“复古潮流”的牌子欲再度崛起。2023年,周杰伦在演唱会穿德尔惠经典款登场,瞬间引爆话题,短暂带火销售,说明经典IP依然有市场。

这次,品牌是不是能翻身,还要看后续的策略和新产品能否满足年轻人的心。
欧洲的专业运动品牌迪亚多纳,曾以高端网球鞋闻名,连成龙都偏爱它的鞋子。
可是进入中国市场后,竞争太激烈,山寨盛行,造成品牌知名度渐渐缩减。
眼看着自己的专业定位难以支撑,2023年,母公司被意大利投资基金收购,宣布聚焦细分市场。
近年来签约新生代网球手商竣程,还试图用“专业、复古”风格挽回局面。
在欧洲,本色设计的经典款足球鞋销量涨了35%,说明经典依然有市场。

品牌要走,关键还是要找到属于自己的定位,避免盲目追逐市场热点。
喜得龙的没落似乎更为直白。
曾经靠郭富城的明星加持和喜庆形象广受欢迎,没想到过度依赖广告和营销,让产品研发成为次要。
最终,公司财务危机爆发,败走市场。2023年,喜得龙的商标被拍卖,成交价高达3200万元,但买家身份未公开。
一些高管的转投国产老牌如匹克,也暗示品牌从衰败走向“复古收藏”。
二手市场上,喜得龙鞋款涨了十倍,成了收藏品。

这说明,只要经典款够有故事、够有情怀,即使品牌已经退出主流,也能留下价值。
这几家品牌的兴衰,都在提醒行业:靠明星和营销取宠不能长久,产品创新才是根本。
假货、仿冒泛滥的问题亟需重视,建立完善的防伪体系也成为必要。
消费者的需求随着时间在变化,品牌若不及时调整策略,很快就会被市场淘汰。
此外,复古潮的兴起也让部分经典品牌迎来了“第二春”。
专业细分市场越来越重要,科技和可持续发展更是赢得年轻一代的关键所在。

未来的市场格局,能否有品牌真正抓住机遇实现反弹,还得时间检验。
总的来看,这些曾经的巨头们都在告诉我们:没有永远的王者,只有不断适应、不断创新,才能在快速变化的消费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否则,就只能成为被记忆淡忘的“时代的泪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