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提供了一些关键信息,可以解读如下:
1. "“城市天台”进入2.0灵气时代 (Chéngshì Tiāntái jìnrù 2.0 Língqì Shídài):"
"城市天台 (City Rooftop):" 指的是位于城市高处的商业或休闲空间,通常具有开阔视野和独特的氛围。
"进入2.0时代:" 表明“城市天台”的概念或某个具体的“城市天台”项目(很可能是钟楼开元的项目)正在经历一个升级、迭代或转型。
"灵气时代 (Lingqi Era):" 这个词比较抽象,但通常用来形容一个充满活力、创意、文化气息和某种“氛围感”的时期。“灵气”在此处可能指更注重体验、个性、文化内涵和精神层面的满足,而不仅仅是物理空间或功能性。
2. "钟楼开元持续上新 (Zhōnglóu Kāiyuán chíxù shàngxīn):"
"钟楼开元 (Zhonglou Kaiyuan):" 指的是位于钟楼区(可能是某个地标性建筑或商业综合体)的开元品牌或项目。根据上下文,这很可能是指"钟楼开元广场"。
"持续上新 (Continuously Launching New Things):"
相关内容:
当全球爆火的LABUBU作为“情绪经济”的顶流样本,站在新消费文化的风口浪尖;当年轻人乐意为情绪买单,这也无形中成为各大商业体持续上新的新赛道。与600多年的“网红”钟楼为邻、被网友称为“观景钟楼的最佳打卡点”的西安钟楼开元商城(以下简称钟楼开元),不断挑战城市想象空间,将天台视为“情绪经济”的流量发动机,打造一个又一个热度爆棚的“天台时刻”。
四大“好运空间”
不断刷新场景消费“灵感上限”
当年轻人在上班与躺平的间隙选择了“上香”,将“凡事先来祈愿”作为“精神布洛芬”,2025年6月,钟楼开元精准抓住年轻人“情绪命门”,用开放和包容的态度,为每一位登上天台的年轻消费者,打造四个“好运空间”:分别是福气门、祈灵处、灵气集和来财墙。预示着1.0时代的赛博秦俑,正在向“赛博灵气”天台2.0时代迈进。
进入葫芦形状的“福气门”,开启赛博“灵感”新纪元。首先来到“祈灵处”,高达5米的巨型赛博双手合十装置设计颇具巧思,当铃铛声和灯光亮起,代表许愿成功;“灵气集”则加入未来主义美学的设计理念,伸出双手,内嵌喷雾系统让现场看上去“灵气飘飘”,达成“吸灵气获得能量好运”的心愿。
经过前三个“空间”的完美熏陶后,最后的“来财墙”则是“灵气来财”的集大成者,最简单直白、冲击力极强的“来财”愿望,直击年轻人灵魂深入。在“来财墙”驻足打卡合影留念,让此次天台“灵气之旅”达成完美闭环,这样的好彩头也使得“开元祈福”的话题频繁登上热搜。
“灵气天台”成为
年轻人“许愿成功”的第三空间
购物中心将天台作为全新打卡点,主要是因为天台开阔视野,契合年轻人对“短暂逃离”城市压力的渴望,满足社交分享与精神放松的双重需求。在钟楼开元的7楼天台,去年“赛博秦俑”以浓浓的科技未来风引发“五一”小长假“潮流热度”,今年2.0“灵气时代”作为1.0赛博时代的升级,全面拥抱年轻人的精神世界。
在当今社会,个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让年轻人普遍感受到较大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注重通过体验式消费来获取情绪价值。这种情绪价值,体现在缓解压力、疗愈体验和获得即时快乐,更体现在“想我所想、全面共情”的认同和共鸣。而钟楼开元七楼天台的“灵气时代”,深度回应年轻群体对情感价值与体验深度的新需求,成为年轻人“许愿成功”的第三空间。
“灵气时代”带动“灵气消费”
众多优惠“灵感涌现”
“灵气时代”即将开启钟楼开元全新消费场景,一系列充满创意与灵气的活动,与“灵气时代”相得益彰,颇受消费者欢迎。
首先是发布话题领取特别定制礼,带话题“开元祈福包灵的”“少东家宠爱礼”,将赛博天台活动海报或现场打卡照片,发布在社交媒体上,即可获得特别定制的福禄、抱富、如愿等定制冰箱贴。除此之外,美团联合银泰推出女装节,在“小红书”相关话题下打卡即可领时尚发圈、线上玩互动游戏领好礼,线下参加美团团购女装,任意消费领“显眼”包一个,好运不能错过。
而在钟楼开元,儿童品类全场5-9折,满800元减89元;部分品牌满500元减50元;在斐乐儿童,记者发现,这里正在进行精选款三件8.5折,部分款三件7折的活动。作为钻石杯青少年挑战赛冠军制定赛事装备,斐乐儿童的网球服饰成为当季热卖单品。除此之外,卖场类家居品类706元团800元,男装品类消费即返券,部分品牌补贴至6折,惠谊家纺、迪柯尼男装等品牌成为本季热卖品牌。
“天台时刻”将成为
西安文商旅融合发展全新名片
从1.0的赛博秦俑到2.0的“灵气时代”,钟楼开元的“天台时刻”作为西安文商旅高度融合的全新城市名片,将持续挑战“情绪价值”场景想象空间,不断开场全新消费场景,释放巨大的消费潜力。
未来,跟着“天台去玩转西安”的一站式城市打卡计划将成为全球消费者“发现西安”的全新引领者,持续释放惊人创意。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尚璟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