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销230万件冲锋衣,“始祖鸟平替”再冲上市,为何急着高端化?
这个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答:
"1. 市场竞争加剧,价格战风险加大:"
"始祖鸟作为高端户外品牌的标杆,其市场份额和品牌溢价能力较强。" 如果一直定位在“平替”市场,可能会陷入低端价格战,利润空间被压缩,难以持续发展。
"户外服装市场竞争激烈,众多品牌都在争夺市场份额。" 急着高端化可以提升品牌形象,增强竞争力,避免陷入同质化竞争。
"2. 消费升级趋势,满足更高需求:"
"随着经济发展和消费升级,消费者对户外服装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关注功能性,也注重品牌、设计、品质等方面。" 高端化可以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高品牌价值的需求。
"高端市场利润率更高,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通过高端化,品牌可以获得更高的溢价,提升盈利能力。
"3. 品牌战略升级,提升品牌价值:"
"急着高端化也是品牌战略升级的一种体现。" 通过高端化,品牌可以提升自身形象,从“平替”品牌向真正的户外品牌转变。
"高端化可以吸引更多高端人才,提升品牌软实力。" 品牌可以通过与高端设计师、户外明星等合作
相关内容:
伯希和一年卖了230万件冲锋衣,现在却要扔掉便宜货,去卖一万块的羽绒服。
这不是突然发疯,是被逼的。2022年到2024年,它的收入从不到四亿涨到十七亿六千六百万,增长速度吓人,但赚的钱没跟上。它卖的冲锋衣,价格都在六七百块,靠的是抖音、小红书的流量,靠的是“始祖鸟平替”这五个字。可始祖鸟自己没闲着,母公司亚玛芬体育2024年第三季度在中国的销售额涨了58%,还说未来三年要开50家新店,专做亚洲人的身材。优衣库更直接,2024年推了个“轻探险”系列,399到899元,抖音一个月卖了十万件。伯希和的主力价格带,被人从中间捅了一刀。

它不往上走,就只能往下挤。可下面的路,早被拼多多、淘宝尾货、代工厂贴牌货填满了。利润薄得像纸,卖得越多,亏得越狠。它想活,就得换赛道。它推出1.1万元的连体羽绒服,不是想骗钱,是想让别人觉得它不是“平替”,是“真货”。可它连研发经费都只占营收的1.78%,而始祖鸟是5%以上,凯乐石有自己建的实验室。它靠代工厂做衣服,代工厂能给你做防水面料,但给不了你“为什么能防风”的技术故事。消费者不是傻子,他们能闻出味道——一件衣服,是靠材料说话,还是靠广告吹出来的。

它想上市,说是为了募资搞研发、扩渠道、升级品牌。可招股书里写的,和实际做的,差了十万八千里。2025年销售费用占了41.5%,就是说,每卖一百块钱的衣服,四十多块花在了打广告、请网红、做直播上。研发才占不到两成。这不像一个要搞技术的企业,倒像一个靠流量吃饭的电商公司。腾讯投了三亿,说是用来并购技术型供应链企业。这说明它自己心里清楚,靠代工,永远追不上别人。它要买别人的技术,买别人的专利,买别人的实验室,而不是自己慢慢熬。可买来的技术,能变成自己的品牌信任吗?消费者愿意为一个靠收购拼出来的“高端”买单吗?
它直营店只有11家,占总门店数的6.7%。剩下的152家,全是加盟店。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走进一家伯希和门店,店员可能连这件冲锋衣的膜层结构都讲不清。顾客摸着衣服问:“这能防暴雨吗?”店员答:“网上说能。”这不是卖衣服,这是卖信任。高端品牌靠什么?靠体验。你穿上它去爬山,风刮不透,雨淋不进,回来还干爽,你才会觉得值。可伯希和的店,连个试穿区都懒得好好布置,顾客试完就走,连个反馈都收不到。它以为把价格抬高,就能变成高端。可高端不是标价签,是用户用完后,会主动告诉朋友“这东西真靠谱”。

它想摆脱“平替”标签,可它所有的营销,还在用“平替”两个字当钩子。它一边说“我们也要做高端”,一边在抖音上打广告:“原价1299,今天只要699,和始祖鸟一样功能!”这就像一个学生,一边说“我要考清华”,一边天天背“清华录取分数线是680分”。它没想清楚,自己到底要当谁。是想当始祖鸟的对手,还是想当优衣库的翻版?

它着急上市,不是因为钱不够,是因为时间不够。资本已经转向了。2024年,中国户外行业融了50亿,但钱都去了Nobaday、凯乐石这种有技术底子、有研发团队的公司。伯希和还在靠流量撑着,等流量一停,销量一跌,它的增长神话,就只剩一个数字。它现在拼命往上爬,是怕掉下来。可爬错了方向,摔得更惨。
它要的,不是上市,是被认可。不是卖得更多,是卖得值钱。可它现在的每一步,都在证明它还没准备好。它想用一场IPO,换一个身份。可身份不是靠融资给的,是靠一件件衣服,一次次使用,一句句口碑,一点点积累出来的。

它能成功吗?它敢不敢关掉一半的广告预算,把钱砸进实验室?它敢不敢砍掉100家加盟店,只留20家,让每一家都变成体验馆?它敢不敢,不再提“始祖鸟平替”这五个字?
如果它连这些都不敢做,那它冲上市,不过是换了个地方,继续卖便宜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