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咸安高桥萝卜,破“土”而出,引领乡村产业新潮流

这是一个关于湖北咸安高桥萝卜的新闻标题或宣传语,旨在突出其特色和成功。这里的“破‘土’出圈”是一个结合了传统意象(萝卜从土里长出来)和现代网络用语(出圈,指事物从原来的小圈子或地方走向更广阔的知名度和市场)的创意表达。
这句话可以这样理解:
1. "破“土”": 字面意思是萝卜从地里生长出来,象征着它的本源和质朴。也引申为克服困难,脱颖而出。 2. "出圈": 指咸安高桥萝卜不再局限于本地或原有的小范围市场,而是获得了更广泛的知名度、认可度和市场拓展。
"这句话可以包含在以下类型的文案中:"
"新闻报道": 突出咸安高桥萝卜的品牌建设、市场推广或产业发展的成功案例。 "地方宣传": 作为咸安乃至湖北特色农产品的代表进行推广。 "产品介绍": 强调萝卜的地道来源和如今获得的广泛认可。 "社交媒体内容": 吸引眼球,引发关注和讨论。
"一个更完整的句子可以是:"
“昔日扎根咸安沃土,今朝‘破‘土’出圈’:湖北咸安高桥萝卜,凭借优良品质与品牌创新,赢得市场赞誉。”
或者更简洁的:
“湖北咸安高桥萝卜:从田间‘破‘土’

相关内容:

中新网湖北新闻11月30日电 (夏中华 李婷婷 张清川 辜俊)冬日暖阳下,咸宁市咸安区高桥镇白水畈村,家家户户门前晾晒着一排排的大萝卜片。不远处的田畈里,大片大片的萝卜叶子满目苍翠,农人们正忙着采收萝卜。临近中午,路边的名为“萝卜家园”农家乐里,一锅上好的排骨萝卜汤端上桌,引得食客们大呼“好吃”。

旧时,咸安各镇不少村镇特产,高桥镇白水畈村的萝卜远近闻名。

这里的萝卜为何好吃?萝卜喜欢土质深厚、疏松透气的沙壤土。高桥白水畈的萝卜,生长在高桥河下游2.5平方公里的冲积平原,土质适宜,加上山泉水灌溉,白水畈萝卜个大皮薄肉脆,汁多味甘。相传清朝年间,高桥镇状元黄大佑曾将家乡的萝卜送给朝庭御厨,入口即化,成为贡品。

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必须做好土特产文章。近年来,高桥镇引导农户扩规增产,引入加工企业和田园综合体项目,“接二连三”推动一根萝卜破“土”出圈。

高桥镇利民合作社负责人李建军是当地最大的萝卜种植大户。他说,自己种了近20年萝卜。几年前,他跟华中农业大学等高校合作,引入博士工作站培育萝卜新品种,萝卜上市季从以往的一年一季,增加到了现在的一年两到三季,年产量明显增加。

“看,这边是油用萝卜。一亩地能产200斤萝卜籽,出油率38%。也就是说,一亩地能产70多斤萝卜籽油。”来到李建军的萝卜地,里面种的萝卜品种有28个,他特意介绍了油用萝卜。据介绍,这个油用萝卜就是博士工作站研发出来的新品种。萝卜籽油药食两用,具有调理肠胃、防癌抗癌的功效,而且炒菜时油烟少,更有利于健康。

好品质的萝卜,种得好,产量高,还得卖出去。“现在基本不愁销。”李建军信心十足。

原来,他已投资两三百万元,建设一个加工厂,有萝卜清洗生产线、风干生产线、萝卜腌制池、冷藏库等,就近加工效率和能力明显增强。目前,正在办理开业前的相关手续。此外,镇上还引入湖北文旅建设了田园综合体“萝卜公社”,加之周边新增不少旅游景点,游客涌入增加不小购买力。

在李建军的带领下,高桥镇种萝卜的人越来越多。目前,大面积种萝卜的农户有五六十户,总面积300多亩,分布在白水畈附近的5个村。“去年,我种了一亩地,收了近1万斤萝卜,卖了七八千块。”79岁的村民刘昌加笑呵呵地说。

“鲜萝卜批发价一斤才5毛钱,做成萝卜干、萝卜酱就能卖到一斤40多元,而萝卜籽油一斤的售价达158元,附加值更高。”李建军说,他已经注册两个商标。眼下,即将和武汉一家农业信息化企业合作,进军直播带货,叫响高桥萝卜品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