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力量】丈夫离世,她用爱心织就鞋垫,传承永恒的温暖记忆

这是一个非常感人的标题,充满了力量和情感。它暗示了一个女性在失去丈夫后的坚强与爱,以及她通过缝制鞋垫这一具体行动,将爱意传递出去,甚至可能是在支持家庭、帮助他人或纪念丈夫的过程。
"解读这个标题:"
1. "榜样力量 (Bǎngyàng Lìliàng - The Power of a Role Model):" 这表明这个女性的故事具有启发性和教育意义,她的事迹值得人们学习和尊敬。 2. "丈夫离世后 (Zhàngfu Yīshēng Hòu - After Her Husband's Death):" 点明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巨大的悲痛和可能随之而来的生活困境。这为她的行为增添了更多的意义和分量。 3. "她把爱缝进一双双鞋垫里 (Tā Bǎ Ài Fèng Jìn Yī Shuāng Shuāng Xiédiàn Lǐ - She Puts Love into Pair after Pair of Insoles):" 这是故事的核心和最动人的部分。 "缝制鞋垫 (Fèng Zhì Xiédiàn):" 这是一个需要耐心、技巧和情感投入的手工活。 "把爱缝进去 (Puts Love into):" 这不是缝制鞋垫本身,而是将她的情感、思念、希望、坚韧和对生活的爱,通过这个动作和最终成品(鞋垫)

相关内容:

来源:文明陕西

10月26日,走进位于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永安路街道的张兰修脚店,墙壁上挂满了各种奖状和锦旗,整洁的店铺内,各类修脚工具分类摆放,张兰正聚精会神地为一位老人修脚。

2013年以来,张兰十几年如一日学雷锋、做好事,积极爱国拥军,其创立的志愿服务团队免费为老人、残疾人、军属等开展帮扶活动。10月15日,张兰荣登2025年第三次“中国好人榜”。

入伍仪式上,张兰正在为新兵发放“拥军鞋垫”。(资料照片)

志愿服务温暖小城

2012年,张兰在北京某部服役的丈夫在回家探亲的途中不幸遭遇车祸去世,消息传来,张兰一家都沉浸在悲痛中。

“得知这个消息后,我感觉天都塌了,短短几天,婆婆就愁白了头,整个家都弥漫着悲观的情绪。”张兰意识到,生活还要继续,必须做点什么让这个家振作起来。

“在那些艰难的日子里,许多人为我的家庭伸出了援手,所以,我也想用志愿修脚服务的方式回馈社会。”2013年3月,张兰在自家修脚店里郑重写下一则告示:凡现役军人、退役军人及其父母、70岁以上的老人,进店修脚一律免费。有的高龄老人和残疾人行动不便,她便上门为免费修脚。张兰的足迹遍布铜川的大街小巷,一传十,十传百,附近的群众都知道了张兰的志愿服务。

张兰说,有时她也想过放弃。一次下大雪,她的电动车在路上爆胎,她只能在湿滑泥泞的土路上推着车艰难行走。“寒风呼呼地吹,雪打在脸上生疼。”回忆起当时的场景,张兰说,“那时候就想,为啥要吃这个苦?”

“有一次,一位老婆婆送来了满满一袋刚摘的槐花,顶着烈日徒步几公里送到我家门口,还有一次,我刚上门修脚,老人就送上了自家熟透的杏子。”一份份温暖的回报,成为了张兰坚持下去的不竭动力。“每当信念动摇的时候,想一想他们,心中就有了力量。”从2013年至今,张兰始终践行着志愿修脚的朴素承诺。

“那些让我感动的人和事,都是我前进的动力。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平凡善举,让温暖在社会上一直传递下去。”张兰说。

两代人的拥军接力

张兰制作“拥军鞋垫”的故事,要从与“拥军奶奶”赵秀梅结缘说起。

赵秀梅是耀州区永安路街道居民,曾在当地开办“拥军鞋店”,义务为入伍新兵送“拥军鞋垫”,一干就是39年,被部队官兵亲切地称为“拥军奶奶”。

2014年,张兰上门为赵秀梅的老伴修脚。“第一次见面,赵奶奶就认出了我,她说:‘你常做好事,我在手机上常看到你的新闻,希望你能把这些好事坚持下去。’”

张兰说:“赵奶奶还叮嘱我,要把为入伍新兵送‘拥军鞋垫’的活动传承下去,我深受触动,回去以后,就动员亲戚一起制作‘拥军鞋垫’。”

2024年10月,赵秀梅因病逝世。噩耗传来,张兰的脑海中涌现赵秀梅在病榻上的嘱托:“国家的平安,人民生活的安定,离不开千千万万个军人的无私奉献,你要做好这份拥军的工作。”

怎样做好拥军工作?张兰觉得,靠自己单打独斗是不行的。思来想去,张兰在微信朋友圈发了条动态,号召姐妹们一起加入制作“拥军鞋垫”的队伍。

张兰(左一)和志愿者姐妹们一起为新兵绣鞋垫。(资料照片)

“当时还在担心,万一参加的人很少怎么办?谁知道刚发出来,就有许多人来报名。”张兰说,“参与的人越来越多,我们就建了一个微信群,很快就把绣鞋垫的任务分配完了。”

“军魂永驻”“报效祖国”“钢铁长城”……在张兰修脚店里,几摞鞋垫上还绣着各种字样。当地人把这些为新兵制作“拥军鞋垫”的人称为“拥军妈妈”。如今,已经有85人加入到了“拥军妈妈”的队伍中。

“每一个鞋垫都是‘拥军妈妈’们用三万多针缝成的。鞋垫虽小,但这一针一线都承载着我们的暖心嘱托,鼓舞人民子弟兵在遇到挫折时能够勇毅前行。”张兰说。

凝聚合力奉献爱心

谈及自己从事志愿服务工作的初衷,张兰说,一开始,她只是为了给家人做榜样,“丈夫去世时,女儿还小,那时候家境困难,女儿也会羡慕同学的名牌书包。我常和她说,妈妈在就相当于爸爸在,我们不但要做自立自强的人,还要尽己所能帮助别人。”

张兰与她的志愿团队。(资料照片)

起初,张兰只是和朋友一起,提着米和面看望贫困家庭和残疾人,后来,随着她的好事越做越多,名气越来越大,跟随她的人也就越来越多,2020年,张兰组织成立了耀州区好人志愿服务队。这支由退役军人、热心居民组成的队伍,活跃在文明劝导、征兵宣传、环境保护、社会救助等活动中。

在张兰看来,她的志愿活动不仅仅只是简单的物质扶持,还有精神上的鼓励。“我希望我不但能成为孩子的榜样,还要成为周围人的榜样。我想通过我的实际行动告诉大家,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劳动,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张兰说。

在张兰的影响下,许多家庭摆脱了贫困,残疾人也重拾了生活的希望,还有不少人在张兰的鼓励下,加入到好人志愿服务队和“拥军妈妈”的队伍中。如今,好人志愿服务队已有近900名成员。

最让张兰欣慰的是,她正在上高中的女儿,也成为了同学们眼中的“热心肠”。“心地善良,敢为朋友仗义执言,还经常帮助老人,老师和同学们都交口称赞她。”张兰笑着打开微信,展示起了前几天班主任表扬孩子的一条信息。

张兰说:“前几天,我参加婚礼时,新郎是退伍老兵,一眼就认出了我是当年入伍仪式上送他鞋垫的‘拥军妈妈’,激动地给了我一个拥抱。”对于张兰来说,行善的馈赠,常在不经意间丰盈自己,每一个平凡的善举都是一道光,既能照亮他人,也能温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