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美特斯邦威(MB)在春节前迅速扩张至70家门店,并推出新品牌,这确实可以被视为其试图走出困境、寻求新增长曲线的一种“不寻常”举动。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分析:
"为什么说这可能是一条“不寻常”的路?"
1. "传统零售扩张的悖论:" 在当前宏观经济环境复杂、线下零售竞争白热化的背景下,尤其是在品牌自身可能面临库存或经营压力时,进行大规模扩张(如春节前冲刺70家)本身就具有风险和挑战。这与传统商业逻辑中“稳健经营、谨慎扩张”的原则有所不同,可以看作是一种寻求突破的“不寻常”策略。
2. "多品牌战略的复杂性:" 同时推出新品牌,意味着美特斯邦威需要在资源(资金、人力、管理精力)上进行更复杂的分配。相比于聚焦主品牌,多品牌运营需要更强的品牌定位能力、市场洞察力和跨品牌管理能力。对于美特斯邦威这样的老牌服装企业来说,这无疑是一条更复杂、风险也可能更高的路。
3. "挑战固有认知:" 美特斯邦威在过去可能被贴上“中低端”、“老气”等标签。推出新品牌,意图是吸引新客群、实现品牌年轻化或市场细分,这本身就是对其原有市场定位和品牌形象的挑战,试图“不走寻常路”,
相关内容:
周杰伦奔四,《越狱》过气,但美邦创始人周成建觉得,“ME&CITY开始成熟了。”

财经天下(ID:cjtxzk) 文| 袁晶莹
编辑|唐晓园
采访当天,上海阴雨绵绵,但美邦服饰创始人周成建心情不错。采访结束,他拍了拍身上的西装问记者,“你们不觉得我今天很帅吗?好品牌一定会让你看起来更帅更美。”
周成建所穿的“好品牌”是美邦服饰旗下定位都市服装的品牌ME&CITY。2008年,美邦服饰(002269.SZ)上市后,周成建决定新增一些品牌以丰富产品线,ME&CITY正是其中之一。
今年10月16日,ME&CITY上海月星环球港旗舰店正式开业,这家面积2000平方米左右的门店前挤满了人。但热闹的人群中有多少人记得,曾经风光的ME&CITY上海淮海路旗舰店在开业两年后就黯然退场——2012年春节后,开业两年、拥有超2000平方米的ME&CITY上海淮海路旗舰店低调结束营业。但这次,周成建说,“我觉得现在ME&CITY开始成熟了。”
迭代
尽管是一个“年轻”的服装品牌,但在过去近十年中,ME&CITY已经历过快速扩张、定位调整、新旧门店交替等复杂过程。
“2008年成立至今,ME&CITY一直处于不断完善中,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记忆。有些店关了,有些店开了,这是商业自然的变化过程。我们接下来的发展策略会更加稳定,购物中心是我们的开店首选,但是传统的沿街店铺我们也不会放弃。”周成建在接受《财经天下》周刊采访时说。
周成建透露,几年前就有购物中心ME&CITY入驻,但被周成建婉拒了。仔细回顾一下ME&CITY初创时的发展情况,也许不难理解周成建的顾虑。
2008年宣布成立ME&CITY品牌后,时任ME&CITY品牌副总经理的尹剑侠曾表示,常年积累的数据让美邦服饰相信,中国消费者对时尚有强烈的需求。因此,ME&CITY最初的定位是“相对高端的时尚品牌”。为此,美邦服饰特地了当年最火的美剧之一《越狱》的主演Wentworth Miller担任ME&CITY代言人,那是Wentworth Miller代言的第一个中国服饰品牌。
当年,美邦服饰旗下另一主品牌Metersbonwe(美特斯邦威)代言人为歌手周杰伦。借力粉丝效应、大量宣传广告,Metersbonwe的广告语“不走寻常路”曾传遍大街小巷。同时,自1995年Metersbonwe成立至2008年美邦服饰上市,十余年间Metersbonwe的门店数量达到了3000多家,包括二三线城市。
ME&CITY的扩张方式和Metersbonwe有相似之处。除了大量广告投入外,2009年,仅成立一年的ME&CITY就在全国开出80多家门店,显示出其快速扩张的发展特点。

但是,那年ME&CITY的效果并不如周成建预期。按照计划,2009年ME&CITY的整体销售额目标位20亿元人民币,最终,ME&CITY该年为美邦服饰贡献的营业收入为3.5亿元。尽管对于一个新品牌来说,3.5亿元的营业收入已是可观,但相对于美邦服饰对ME&CITY品牌大量的广告投入,ME&CITY并没有在2009年实现盈亏平衡。
反思
“一个品牌的推出没有经过市场的检验,定位不一定找准,精确度是不够的。第二,一个品牌刚刚起步,整个供应链协同性还没有理顺。一般来说,一个新的品牌诞生需要3-5年的成长期。当时我们认为自己有15年的经验,想一年就达到平衡,这个就是过于自信。”周成建说。
没有尝到甜头的周成建开始反思。2010年上半年起,美邦服饰放缓了ME&CITY的扩店速度。同时,面对ZARA、H&M等国际快时尚品牌强烈的竞争压力,ME&CITY主动或被动地调整定位和运作模式,这一调整几乎贯穿了ME&CITY的始终。
“现在我觉得ME&CITY开始成熟了。”周成建说。据美邦财报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ME&CITY实现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1%。2016年全年,ME&CITY同比上涨24%。
按照美邦的计划,春节前ME&CITY门店将在全国达到60-70家。2018年、2019年,ME&CITY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不过我们也不会跑得太快。我一直说,对的事情不能跑太快,如果这件事情是对的,我们有准备,总会来得及。”

不过,十年对于一个服装品牌来说依旧短暂。上海正见品牌管理顾问有限公司创始人崔洪波对《财经天下》周刊表示,如今ME&CITY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和感觉,但距离成熟品牌还有一定的距离。
“ME&CITY的货品组合、品牌定位调整已经到位,但目前还处于模式调整期。有三点可以判断这个品牌是否成熟,一是ME&CITY在其目标人群中的品牌渗透率,二是目标用户对品牌的认同度,三是品牌的市场表现。ME&CITY是否能成功,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去验证。”崔洪波说。
本土服装品牌美特斯邦威近几年一直被优衣库、ZARA等“洋品牌”抢了风头,处境尴尬,周成建不甘心。今年9月初,ME&CITY重庆解放碑店开业时,周成建就说,“我们一定要做到区别于ZARA,不做ZARA的山寨;我们必须要做到比ZARA更优品质和更高性价比的生活方式态度产品,做好品质和更高性价比产品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