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秘霸主,低调的中国科技巨头,十年连冠世界第一,品牌身份却常被误认外国

这个描述非常符合"华为(Huawei)"。
让我们分析一下为什么这个描述特别适合华为:
1. "低调 (Low-key):" 相较于某些科技巨头,华为在国际媒体和消费者中的曝光度虽然在其核心领域(如电信设备)非常高,但在大众消费市场,尤其是西方市场,它的品牌形象有时并不像苹果或三星那样深入人心或充满话题性。它更多地是作为技术提供者或设备供应商在幕后发挥作用。 2. "连续10年世界第一 (Top 1 for 10 consecutive years):" 华为在"电信设备市场"的营收排名上,确实长期保持着全球第一的位置(尽管近年来面临一些挑战,但历史排名是公认的)。这个市场可能不如智能手机市场那样广为人知,但确实是衡量其技术实力和行业地位的关键指标。 3. "被误以为是外国品牌 (Misidentified as a foreign brand):" 华为是"中国品牌",但它的英文名称 "Huawei" 听起来可能对不熟悉中国品牌的人来说没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容易让人产生它是来自其他国家(例如西方或亚洲其他地区)的印象,而不是直接联想到中国。
因此,华为是符合您描述的“低调的中国科技巨头,连续10年世界第一(指电信设备市场),却被误以为是外国品牌”的典型例子。

相关内容:

随着互联网科技的高速发展,国内许多科技品牌相继走向世界,像华为、OPPO、VIVO这些品牌都被认为是国货的骄傲。其实OPPO和VIVO刚进入市场时,也曾因为英文名一度被认为是国外品牌。但近些年来通过铺天盖地的营销,它们早已为自己“正名”。而有一个品牌同样取了英文名,却因为低调总是被认为是外国品牌,它就是—TP-LINK。

说到TP-LINK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如今随处打开我们的WiFi,几乎都会跳出“TP-LINK”字样的信号。作为国内路由器的“王者”,可以说是“飞入寻常百姓家”。不仅如此,TP-LINK也席卷全球市场,从2010年开始,其路由器出货量力压美国思科,成为世界第一,连续十年占据冠军宝座。

因为名字是英文名,所以TP-LINK常常被消费者认为是外国品牌,然而TP-LINK是我国普联技术旗下的品牌,是名副其实的“中国货”。


TP-LINK横空出世,打破思科“垄断”

说到普联,不得不提到创始人赵建军。与京东刘强东一样,赵建军也是“摆地摊”起家。大学毕业后,他就在华强北做起了电脑配件相关的业务。不过,他可没有刘老板的好运气。每天早出晚归攒下了的30万,因为签订了一个虚假合同,一下子就打了水漂。这让刚刚创业的他灰心丧气。

1996年,赵建军创立了普联技术有限公司,致力于研发路由器。公司成立之初,只有三个人,从产品设计、研发、到销售,赵建军都亲力亲为。为了解决资金问题,赵建军采取迂回路线,他先是开发家庭显卡来让公司起步,然后将盈利收入投入研发路由器。最终,2002年,普联研发的第一款路由器“TP-LINK”开始进入市场。

当时国内的路由器市场被思科“垄断”了,因为技术领先和功能全面,思科的价格不便宜,这对当时许多家庭来说是难以消费的。而TP-LINK的横空出世便打破这一局面,由于功能操作简单,并且价格还便宜,很快便占据了一部分中国市场份额。

超越美国科技巨头思科,成为世界第一

尽管TP-LINK一面世便取得好成绩,但赵建军还是不断坚持自主研发,投资了近2亿元用于扩建研发中心,完善软件、硬件等研发体系。到了2010年,普联不仅拥有EMC和系统测试两个实验中心,还有22个实验室,其目前正在进行的测试项目多达7000个。研发人员由600多人扩充到1100多人。

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通过十多年的奋起追赶。2010年,TP-LINK终于打败了美国思科。根据数据显示,其无线与宽带接入的出货量位居全球第一,占据了超过1/5的全球市场份额。其中,宽带接入设备的市场占有率已达到16.8%。而到了2017年,TP-LINK的营业收入达到200亿,占据了20.7%的全球市场份额。

如今,TP-LINK国内外“两开花”,不仅牢牢占据国内市场份额,销售和服务中心遍布全国各地,产品还远销欧美、东南亚等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如今互联网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不怕对手高调,就怕对手悄无声息地扼住你的喉咙。尽管TP-LINK稳居宝座多年,但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像华为、腾达这样的大佬,随时会反扑。“欲戴皇冠,必承其重”,TP-LINK也是不能掉以轻心。

根据“网速管家”大数据显示,2020年9月TP-LINK以28.58%的市场占有率位居国内第一,排名第二的华为占有率为17.28%,紧咬不放。随着国内许多互联网设备企业的不断崛起,路由器市场竞争激烈,前有华为、腾达,后有小米这些“势力”。TP-LINK今年能否杀出重围,一举再夺下国内外的冠军宝座呢,让我们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