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人不一定社恐、E人又喜欢独处!MBTI 原来有这种解读法I 人不一定社恐、E人又喜欢独处!MBTI 原来有这种解读法
READ MORE登入 Cosmart 浏览本网站可获取积分
立即登入/登记I 人不一定社恐、E人又喜欢独处!MBTI 原来有这种解读法
相信唔少人都做过MBTI性格测试,仲以为「I = 宅男宅女、唔锺意见人」、「E = 活泼外向、成日出街」,但原来事实并非咁简单!一于深入了解MBTI的真正含意!
传统上,I(内向)人格被认为是较为内向和喜欢独处的人,可能被误解为社交恐惧或不善于与他人交流。然而,根据这种新的解读法,I 人并不一定是社交恐惧的,他们可能是喜欢深度交流、小团体互动或有限社交的人。
相对地,E(外向)人格通常被视为喜欢社交和活跃参与各种活动的人,喜欢与他人互动和交流。然而,根据这种新的解读方式,E 人也可能有独处的需求,他们可能在独处时反思、充电或寻找内在平衡。
MBTI常见误解
误解一:I型一定是社恐、怕见人?
其实内向不等于社交障碍,只是需要一定的独处时间充充电,I 人其实都可以擅长社交,于聚会中带动气氛,只不过会消耗较多能量,比E 人需要更多的时间去回复状态。
误解二:E型一定经常出街、不喜欢独处
E人一般性格外向,但这不等于他们不需要独处时间,其实他们都会享受宁静的私人时光,但与I 人相反的是,他们主要于社交场合充电,在聚会中获取能量。
I 同 E 的真正分别?
能量来源
I 人多为内向型,于静止活动可以充电,独处时会恢复精力,而且进行社交活动后,需要时间休息。
而E人为外向型 ,于与人互动相处时可以充电,并得到能量,处于太静的环境时,可能会觉得闷。
I/E人的隐藏特质
其实I与E人都可以有隐藏特质,展现出与别不同的一面。例如I 人可以擅长演讲,而且于熟悉的环境中会变得外向,对感兴趣的话题也会突然变得健谈。
外向的E人也需要私人空间,同时都可以好享受独处时光,亦都会有想静静的时候。
如何平衡自己内外向的特质?
过度的外向或内向, 似乎都对生活有些微的影响,与其对性格有过多的审视,不如先认识自己需求,了解自己的充电方式,接纳自己的社交模式,为自己设定适当界限。
例如内向者可以提前为社交活动做準备,如选择适合自己的社交场合,提早安排独处时间充电。
至于外向的E人则学习享受独处时光,平衡社交同私人时间,并尊重他人的独处需求。
于职场上内向者可以善用书面沟通,并特别于会议、简报前提前做足準备。
外向的E 人则可以平衡沟通同专注时间,善用社交技能推动工作,同时也别忘记要照顾内向同事的感受。
而于感情上, 不论E人或是I人,都要互相理解对方特质,尊重彼此的需要,于二人相处模式中找到平衡。尤其外向者要给予一定空间予内向伴侣;而内向者则要表达自己的需要,并找出适合大家的沟通方式。
MBTI的内外向分类并非要将人简单分类做社恐或派对控,而是帮我们了解自己与他人的能量来源和相处模式。无论是内向定外向,最重要是接纳自己,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ADVERTISEMENTCONTINUE READING BELOW TOPIC LifestyleMBTI 16型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