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网络流传的视频和相关信息,麦凯乐(McKee Foods)西海岸店(位于中国上海市)确实遇到了一些问题。以下是一些关键信息点:
1. "员工抗议与冲突:" 有视频显示,麦凯乐西海岸店的部分员工与保安发生了冲突。员工们似乎在抗议,要求加薪或提高福利待遇。冲突中,有员工被推搡、锁在门外,甚至有员工报警。
2. "员工诉求:" 抗议的员工主要诉求是加薪,特别是要求将最低工资标准从每月6000元提高到8000元。他们认为目前的薪资水平难以维持生活成本。
3. "公司回应:" 麦凯乐方面对事件有所回应,但具体细节和解决方案并未完全公开。通常情况下,公司会表示重视员工意见并会进行调查或沟通。
4. "影响:" 这次事件导致该门店一度无法正常营业,影响了顾客购物和员工工作。事件也引起了媒体和公众的关注。
5. "背景:" 麦凯乐作为一家知名的烘焙连锁品牌,在中国有多个门店。此次事件是该品牌在中国运营中的一次负面事件,反映了部分门店在劳资关系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
"总结来说,“麦凯乐西海岸店怎么了?” 的核心问题是:该门店的部分员工因要求加薪而与公司/保安发生冲突,导致门店一度停业,并引发了
相关内容:
半岛全媒体见习记者 石冰冰
初冬伊始,岛城迎来了入冬后的首轮低温寒潮。对于麦凯乐西海岸店来说,2020年依旧是个难熬的寒冬。 11月16日,麦凯乐西海岸店发布公告称,受多方因素影响,麦凯乐西海岸店决定于2020年12月16日闭店,这也是继2018年4月麦凯乐新都购物广场店闭店后,麦凯乐在青岛关闭的第二家店。至此,麦凯乐在青岛仅剩香港中路麦凯乐青岛总店一家。
2011年开业,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价格不菲的品牌类目曾一度使得麦凯乐成为黄岛人心中高端商场的代名词。近十年来,黄岛已发展为国家级新区,各大商超和楼宇拔地而起,然而曾作为黄岛新地标的麦凯乐,虽具有极佳的商业区位优势和商业氛围,近年来却持续暗淡。在实体零售业遇冷,关店成风的今天,麦凯乐也被卷入关店浪潮中。随着一纸公告的张贴,许多人不禁心头一沉,是什么让商场在十年间走向了落寞?近日,记者来到麦凯乐西海岸店,进行了相关调查。疯狂打折清卡,做好善后工作
一辆购物车,大米、面粉和纸巾堆成了“小山丘”,看到卡里还剩少量余额,徐女士又让女儿回到超市继续选购。昨日,记者在麦凯乐西海岸店B1层超市见到了正在结账的徐女士。 “商场卖的东西有点贵,我们平时也不常来,听说要闭店了,想赶紧把卡里的钱给消费掉。”徐女士告诉记者,自己家住附近,听说麦凯乐西海岸店要闭店,便带着女儿来了解一下情况,顺便把购物卡里的余额全部消费掉。“这里东西贵,前几年我还偶尔来逛一逛,这两年来的次数比较少了,我们本地人还是常去利群和佳世客。” 在B1层超市,记者看到,生鲜食品类早已撤柜,多数货架也已被清空,部分展销台上零零散散地摆放着还未售出的零食和家居用品,米面食用油和家居用品区簇拥着大量消费者。“便宜了便宜了,洗脸巾九块九两包!”伴随着营业员的叫卖声,一众消费者围堵在洗化用品周围,抢购着正在甩卖的洗脸巾。“这个洗脸巾还不错,你们快来囤点,现在买划算,回去擦脸用。”从人群中挪出来的李阿姨,向一同前来的朋友们展示着刚刚抢到的“战利品”,几个姐妹围在一起一番研究后,伴随着一箱新的洗脸巾拆封,李阿姨一行人的购物车又多了好几包洗脸巾。 超市收银员表示,最近前来消费的顾客基本上都是清算购物卡,对于会员卡中的积分,商场也将按照10分一元进行兑换。 提及麦凯乐,常常会勾起无数黄岛人心中的回忆。坐落于商贾云集、交通便利的长江中路,从开业时便成为黄岛高端商场的代名词。然而自商场开业以来,商场定位和消费人群的不匹配成为吸引当地居民最大的阻碍,在记者采访过程中,“依旧是那个买不起的麦凯乐”传达着多数消费者的心声。
“我读高中的时候麦凯乐就开业了,高考后我人生中的第一部手机也是在麦凯乐买的,后来还在这里买过几次衣服,其他的东西就再也没有买过。刚开业的时候确实不错,但是后续配套没有跟上,停车也不方便,性价比不高,没有必要在这里消费。”作为土生土长的黄岛人,在管先生心中,昔日的麦凯乐一度可以和今天的海信广场相媲美,但是商品价位过高、商场布局和品牌的老化以及周围商圈的冲击,使得麦凯乐正慢慢退出历史的舞台。闭店前的高光时刻
临近中午,前来购物的消费者明显增多,狭长幽暗的停车场入口排起了长队。停车场内,通行道两旁停满了私家车,在熙熙攘攘的车流中,一位消费者看到自己停在通道旁的爱车后视镜上的划痕,无奈地摇着头。昏暗的灯管,霉变的墙面和停运的电梯仿佛也在诉说着麦凯乐之殇。 从商场B1层超市到四楼男装区,商家纷纷张贴起“五折、七折、甩卖”的折扣字样,部分品牌在商场一楼支起临时摊位,吸引消费者前来“捡漏”。卖场里人头攒动,伴随着营业员的叫卖声,麦凯乐西海岸店迎来了最后的消费狂潮。 B1层餐饮区,本味快餐店的韩老板独自坐在餐饮台前刷着手机。“我是九月份开的店,这两个月的生意也还可以,从上个月开始陆陆续续有些商家往外撤,我们心理上其实早有准备了,但是正式通知是上周六才下发的。”韩老板告诉记者,由于周围的写字楼比较多,自己的快餐店也是以外卖为主,入驻麦凯乐两个月以来,生意还算可观。最近收到闭店通知后,许多消费者为了清空购物卡,兑换积分,前来麦凯乐消费,这也为自家小店带来了短暂的“回暖”。
除了个体商家,部分品牌专柜也在撤柜前迎来了久违的“烟火气”。 三楼的家居生活区,部分品牌早已“人去柜空”,剩下几家品牌专柜,营业员们正忙碌地为顾客打包着商品。“昨天的场景才是难得一见”,提及近两天的营业情况,某床上用品店的营业员孙女士哭笑不得,“我们专柜的商品全部都在打折处理,现金可以直接在专柜结付,使用购物卡或者兑换积分的顾客需要收银台结账,但是三楼只剩下一个收银台了,昨天有顾客抱着商品满楼层跑,不知道该去哪里结账,我们就在后面边喊边追。”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虽然商家擎起降价大旗,但是部分消费者依旧会货比三家。不少消费者表示,米、油、面粉和床品最实惠,但是服装的原价都较高,就算是打折买,相对来说还是有些贵,所以买的时候会仔细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