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3万批发童鞋竟遇半数质量问题?卖家回应,尾货不保证质量

这确实是一个令人沮丧的情况。花了3万多元批发的童鞋,收到后发现一半有质量问题,而卖家以“尾货不包质量”为由拒绝负责,这涉及到几个关键点: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 即使是批发购买,买卖双方之间也存在合同关系。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当保证其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 批发的童鞋,其购买者(即使不是最终消费者)可以视为经营主体或需要保障特定人群(儿童)安全的主体,对其购买的商品质量有合理期待。 如果商品存在“质量问题”,并非简单的“瑕疵”,而是可能影响安全或基本使用功能,就违反了合同约定或相关法律法规。
2. "“尾货不包质量”的说法是否有效": 这个说法"通常是不合法的"。首先,“尾货”只是库存中剩余的部分,不代表这些商品就必然存在质量问题或可以随意降低质量标准。 其次,根据法律规定,商品的质量责任是制造商或销售者的责任,不能因为商品是“尾货”就免除。除非能证明这些尾货本身在进货时或生产时就存在无法修复的质量缺陷,但这通常需要卖家承担举证责任,且不适用于所有情况。 “尾货不包质量”更像是一种试图规避责任的托词

相关内容:

广州的陈先生给向“小强热线帮忙团”反映:前几天在杭州一个鞋城批发了4000多双鞋子,不过收到鞋子后,他发现有一半的鞋子出现开胶、发黄、起皮的情况,根本没办法销售,他找到卖方,对方告诉他这是尾货,不包质量。

陈先生在广州做外贸生意,上个月3号,他从浙江华贸鞋业服饰城里的一家店铺购买了4000多双童鞋。陈先生说,之前在这家店进过货,感觉还可以,所以这一次是微信联系的对方,并没有现场来挑选,让对方直接发货到广州。

陈先生告诉记者,4000多双鞋子32000元,是店家处理给自己的。鞋子是上个月月底到的广州,他检查后发现大部分鞋子是没办法销售的,有开胶的、有单只的、有发黄的、有脱皮的。

记者采访当天,陈先生把4000多双童鞋都寄回了杭州,放在服饰城旁边的快递点。现场,陈先生随机打开一个快递包裹。“这双鞋子拿回来就这样脱胶了,卖家存放的时间太久了,没法销售。”

陈先生又拿出来一双鞋子,用手搓鞋子表面,可以看到表皮脱落。

按照陈先生的说法,他检查了4000多双鞋子,发现有2000多双存在问题。陈先生说,他向商家要求把这些有质量问题的退还,把款退给自己就行了,大概有20000元左右。

据了解,当初,陈先生是在浙江华贸鞋业服饰城里一家名叫可伊娃的店铺进的货,记者找到店家,店家负责人表示,他们卖给陈先生的就是尾货,8块钱一双,而好的要100元、200元一双,尾货有不包质量的这一个潜规则。

陈先生对此表示,没有这个行规,店家承诺过是好的。

记者了解到,陈先生进货时,双方没有签订合同,对鞋子质量情况没有做具体约定。不过陈先生说,当时他微信咨询卖家,说鞋子一定是要好的,有开胶了,坏的,会找卖家,卖家回复了一个放心哦。店家负责人表示,有坏的个别几双他们是承认的,他跟陈先生说的很清楚,是按照200双算。

卖家愿意赔偿200双鞋子的价格,大概是1600元,而陈先生要求退掉2500双鞋子,大概是20000多元,现场,记者帮双方做了调解,但始终没法谈拢,随后记者把情况反映给了市场管理部。

浙江华贸鞋业服饰城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市场没有出过尾货不包质量这个规定。批发商和客户的纠纷如果有纸质合同的,那最好按照合同执行,如果是口头的话还是以协调为主。

对此,陈先生表示,愿意和卖方再次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