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网购120双童鞋竟全是淘汰货?商家惊呼仅值五六百!

这确实是一个非常令人沮丧的购物体验!花了2000元买120双童鞋,结果收到全是淘汰货,这相当于平均每双鞋的成本只有16.67元(2000 / 120 ≈ 16.67)。而商户却表示这些鞋“就值五六百”,这其中的巨大差距,让买家感到被欺骗。
这种情况可能涉及以下问题:
1. "虚假宣传/夸大其词:" 商户在商品描述或广告中可能夸大了商品的新度和价值,诱导消费者购买。 2. "库存不清/处理不当:" 商户可能将过季、积压、瑕疵甚至淘汰的库存当作新品出售,尤其是在网络销售监管相对宽松的情况下。 3. "定价策略问题:" 用极低的总价吸引眼球,但通过数量稀释,让单价看起来不高,从而掩盖了商品质量低下的事实。这种“量贩”模式有时会牺牲商品质量。 4. "缺乏诚信:" 最根本的问题在于商户缺乏诚信经营,利用信息不对称坑害消费者。
"买家可以采取的维权途径:"
1. "与商户沟通协商:" 首先,买家应该联系商户,出示收到的鞋子照片(尤其是有瑕疵、明显旧款的),说明情况,要求退货退款或进行换货。明确指出收到的商品与描述严重不符,要求按照实际价值赔偿。 2. "平台投诉:" 如果与商户

相关内容:

邯郸肥乡的牛大姐,通过冀时客户端向我们提供线索说,她网购被骗了,她希望用她的经历给大家提个醒。那牛大姐在网上买了什么东西?又是怎么被骗的呢?

在邯郸肥乡,记者见到了牛大姐,她经营着一家鞋店,为了找些便宜的货源,她通过微信搜索功能,找到了兜售尾货的崔某。

每天她发朋友圈看她发的鞋子,物超所值吧,进货价值30多吧,在她这儿价值低一点,一般就是十八九块钱。

崔某自称是浙江温州的商户,鞋子价格便宜款式新颖,正值换季,牛大姐便以2000元的价格,从崔某那里购买了120双夏款童鞋。

当时感觉那个款式,就是拿回来卖肯定都是消费者需求的,都是特别新颖的款式。

不久,鞋子从温州寄了过来,可是牛大姐打开包裹却傻了眼,鞋子与之前协商好的款式相差甚远。

实际发货都是价格特别便宜的老款式,这种鞋子在市面上一般都没人要,还有这个我要的都是单网的鞋子,发过来都是棉鞋,好多棉鞋,还有错号的,还有就是一只大一只小的号。

在市场上正规渠道批发的话,价格最高五块钱,便宜的值三四块钱。这一堆整个算下来批发价多少钱?正常价批发下来就是五六百块。

事后牛大姐要求退货对方却不肯,不久便失去了联系,现场记者尝试用不同的电话拨打对方的电话,但始终无法接通。

事后,牛大姐向微信平台举报了崔某,平台确认崔某有违规行为,进行了“永久封号”的处理,但是因为没有对方的详细地址,牛大姐也遇到了维权难。

我们这边受理规定的话,一般规定是个人日常消费类投诉,像您这个销售的话是需要司法途径维权了。不是可以举报吗?我们交办也有规定的,要提供详细的门牌号地址,我们要前往现场处理的。不是说只提供电话,我们部门都打电话处理是不行的,你也理解我们的交办规定。

好长时间还挣不了一千五呢,刚开始上当受骗,好几天,晚上都睡不好觉,特别着急,希望我周围的人,不要像我一样上当受骗了。

现在网上各个信息平台确实很多,不少人在卖货、带货。隔着屏幕的交易需要双方的相互信任,但自我防范的风险意识也不能少。如果涉及网络交易,咱最好经过第三方平台,这样既是对双方的保护,出现争议和纠纷也有解决的途径。

来源:河北经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