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表演艺术中心(北艺中心)、法国国家舞蹈中心(Centre national de la danse, CN D)与香奈儿品牌共同合作推出的,两年一度于台北举行,秉持对话精神,透过课程、展演与互动,持续为亚洲舞蹈界引入新的视野与能量。
2025年 Camping Asia 汇聚来自欧洲、亚洲的16所艺术院校,超过160名师生,以及23位跨域艺术家共同参与。11月10日至11月21日期间,为期12天的计画包括工作坊、表演节目、论坛、各项课程与公众计画。受邀艺术家们除了授课并带领课程,也将带来5档结合舞蹈与跨域艺术的表演节目,开启对艺术、身体和创作的多重对话。
2025 Camping Asia 精彩节目 幕后介绍一次看
在乌托邦寻找重生能量的《崩世光景》现场摄影结合剧场元素的《即席写真》舞动未来科技神话之作关于 Camping Asia关于香奈儿文化基金延伸阅读:
2025 Camping Asia 献给热爱舞蹈的众人 大堂课、论坛、影展资讯一次看在乌托邦寻找重生能量的《崩世光景》
11月14日开幕当晚的表演节目由法国前卫编舞团队狂徒(LA)HORDE)引领马赛国立芭蕾舞团,并与法国电子音乐製作人霍恩携手,共同带来《崩世光景》(Room with A View)作品。诞生于疫情与社会动荡时期的作品《崩世光景》(Room With A View),以为题,描绘当代人面对瓦解与希望的交错时刻,并思索艺术如何在混沌中为下一个世代打开未来的可能。舞者们以肢体交织出青春的悸动与忧伤,在科技与自然、冷冽与狂喜间撕裂重生。艺术家透过演出,探索年轻世代如何找回面对气候灾变、父权瓦解、社群疏离种种崩坏的勇气。

出席参加2025 Camping Asia开幕的嘉宾包含台北表演艺术中心董事长王文仪、策展人林人中;艺术家狂徒((LA)HORDE)、霍恩(Rone)、玛丽・施利夫(Marie Schleef)、班吉.瑞德(Benji Reid)、奈丝・萝柯(Ness Roque)、塔那波・维鲁拉库(Thanapol Virulhakul)、瑞秋・寇森(Rachel Coulson)、田孝慈、林祐如,以及来自法国国家舞蹈中心的代表Thomas Arnaudin。香奈儿品牌大使桂纶镁、许玮甯与昆凌,品牌好友9m88、李沐、ØZI、王渝屏、王渝萱、洪珮瑜以及ABAO阿爆也参与了开幕。
艺术让我们重新连结
首次来台的( LA )HORDE表示,台湾是此次巡演行程中令人期待的地点他也特别提到,团队中有来自台湾的舞者严龙赐,能够在家乡舞台上演出,更增添了情感连结。他们谈到,《崩世光景》除了探讨社会崩解、气候变迁与青年抗争,也是一场集体的身体经验:他们相信,艺术不只是表达,更是一种对话的开端,
崩坏不是结束,而是重新生成的开始
《崩世光景》的灵感来自电子音乐製作人 Rone 的邀约。双方在创作初期围绕着彼此最关心的议题——崩坏。作品中所谈的,不仅是自然环境,也包括性别、酷儿、社会阶层等不同层面的结构性生态;当体制崩塌之后,也许正孕育着新的连结方式。
这个标题源自,过去曾是高级饭店的噱头——象徵少数人得以享有的特权视角;同时,它也暗示我们每个人手中的手机萤幕,那是扇 24 小时不关闭的,在数位时代,它也意寓观看世界的方式与距离都被重新定义。

舞者是身体的思想者
《崩世光景》于 2020 年首演于巴黎夏特雷剧院(Théâtre du Châtelet),但演出五场后即因疫情封城中断。舞台布景被迫静止五个月,成为作品命题最强烈的象徵——当全世界进入停滞,艺术仍持续思考的可能。
马赛国立芭蕾舞团的舞者来自 16 个国家,( LA )HORDE形容他们是,透过身体展现爱与恨、个体与集体、希望与混乱的关係。来自台湾的舞者严龙赐也分享:
在消逝的瞬间留下希望
( LA )HORDE认为,表演艺术之所以动人,正因为它是一种——演出结束的瞬间即告消逝,仅留存于观众心中。创作此作,并不仅是关于抗争与崩解,更是在废墟中寻找希望的行动。
光影与身体之间捕捉无声战争的《即席写真》
英国艺术家班吉・瑞德的《即席写真》以摄影捕捉日常生活中的无声战争——种族歧视、毒瘾、社会疏离与创伤。透过舞者在现场的演绎,每一幅影像被赋予身体节奏与情感,让观者直面痛苦、挣扎与希望,感受脆弱中的自由与解放。
聚光灯下,摄影师与被拍摄的舞者同台共构《即席写真》,摄影不再只是静态纪录,而成为与舞蹈即时交织的现场创作。舞台化作巨型摄影棚,舞者以身体显影情绪与伤痛,每一帧影像皆在呼吸、光影与肢体间瞬时生成,无法複製。班吉・瑞德并将非洲未来主义(Afrofuturism)融入舞台语彙,他或腾空漂浮、或戴上太空头盔,彷彿穿梭银河与异次元,作品融入了个人心境与未来想像,引领观众重新感受身体、影像与情感如何在生命中交会。
编舞式摄影
7岁开始跳舞,40岁前专注于剧场的班吉.瑞德,投身摄影是他对经济不稳定和日常生活限制的一种反抗。在他眼中,剧场、编舞、摄影的本质相同,都是透过影像与故事探讨人类处境,他相信影像的力量不在形貌而在于经历,。班吉从舞者到导演,再到摄影创作者,他以独特的思维串连剧场与影像,回到舞台整合了他创作生涯所有能力,让艺术实践合而为一。
英国编舞摄影家 Benji Reid 的《即席写真》首次于台湾亮相,将舞台化为摄影棚,打破舞蹈、摄影与视觉艺术的界限。作品自欧洲巡演后以台北作为亚洲首演,欢迎观众以全新方式体验舞台表演与影像创作的交错。

即时呈现现场摄影与音乐的精密安排
2025 Camping Asia 策展人林人中指出,当代的现象。在手机与网络普及的日常生活中,摄影与视觉文化已无处不在,专业与业余的界线日益模糊。Benji Reid 将这种现象带入剧场:舞台上的动作与影像同步生成,观众不仅观看表演,还能即时感受摄影的过程与瞬间是有趣的。
音乐作为《即席写真》的重要元素。 Benji与音乐创作者Andrew Wong合作多年,这次製作陆续进行了5年,从超过2000首素材中精挑细选出17段音档,包括冥想氛围的曲目、留白与沉浸感设计,以及与偶像或非洲未来主义相关的音色与铃声,用以引导观众情绪、营造疗癒体验。音乐不仅是背景衬托,而是与舞者动作、摄影过程与即时影像紧密呼应,共同构筑完整的视觉与感官世界。
製作过程也充满技术挑战。为了让现场摄影即时呈现,影像控制师Ross Flight表示,使用多媒体编程进行影像转换与操作,即便摄影师以直立拍摄,画面也能快速转为横式呈现。每场演出约拍摄300张照片,除了少数不完整的影像,几乎全部即时投影到舞台屏幕上,观众可在两秒内看到摄影成果。舞台设计、灯光、动作与影像的转换皆需经过精密排练,使表演兼具舞蹈力感与摄影精準性。

舞动未来科技神话的《U>N>I>T>E>D》
当灵性与科技交织,血液开始沸腾、神经随节拍震颤,崇拜与出神不再是禁忌,而是一场未来的集体仪式。来自澳洲墨尔本,以突破类型疆界闻名的块动舞团的块动舞团(Chunky Move),携手爪哇实验电音团体Gabber Modus Operandi、峇里岛时尚品牌Future Loundry,以及国际知名的动画机械设计团队 Creature Technology Co.,共同打造的跨界大作《机神祭》(U>N>I>T>E>D),展现强烈的感官能量与未来氛围,将于 11 月 20、21 日于台北表演艺术中心蓝盒子隆重登场。

《机神祭》融合舞蹈、科技、装置、声响与时尚,舞者身穿灵感源自越野机车,由回收材质製成的机械骨骼服饰,在迷幻电音与霓虹光影中,轮流化身为半人半兽的,在闪烁灯光与雾气之中不断变形、组合,构筑出如般的集体身体,象徵超越个体界限的共感与意志。演出以威胁开场,经历拒绝与解放,最终走向重生。在迷幻电音与霓虹光影中,展现人类、机械与灵性之间的深层对话。
由Gabber Modus Operandi 设计的音乐融合印尼甘美朗(gamelan)、电子舞曲铁克诺(techno)等风格,加之以嘶吼重拍,创造出充满张力的音场;Creature Technology 设计的外骨骼装置服,则赋予舞者既受限却别具震慑感的肢体张力。整体视觉深受1980至90年代科幻电影与峇里岛仪式文化启发,结合祭祀般的舞台氛围与象徵性肢体编排,观众彷彿进入一场夜店、仪式与音乐会交错的感官盛宴。

数位与仪式之间 寻找人类共生之歌
《机神祭》的诞生,始于Chunky Move与Gabber Modus Operandi长达3年的共创。两组创作者透过社群媒体相识,共鸣于当代人处于后现代都市,在技术与资讯轰炸之下,仍然对与某种失落的存在憧憬渴望。2020年双方首次在峇里岛会面后遂展开一系列创作讨论,2023 年更进一步深化合作。
块动舞团艺术总监安东尼.汉密尔顿(Antony Hamilton)说。《机神祭》因此充满的诗意,希望藉由这场作品提醒观众,他也在作品中将作为核心意象:既是科幻与神话的象徵,亦是人类文化的集体想像与恐惧。龙在此作为精神符号,象徵力量与恐惧的共存,在回应了创作初心——在数位混音与机械脊骨中甦醒的灵性召唤。
2023年潮流品牌 Future Loundry 加入团队,冰冷科技中隐约渗出宗教与仪式光芒的外骨骼装置服于是诞生。安东尼如是思考,并指出对舞者而言,外骨骼成为挑战与再造的工具,他表示:

符号的融合寓意 集体创作指向合一
《机神祭》在冷冽的科技感、生猛的丛林景观、电音节拍与后人类哀歌交错中,最终指向的喜悦与力量。安东尼指出,这部作品落实了一个简单而深刻的信念:
安东尼分享块动舞团的创作方式长期以来总能在挑战中重新凝聚创作力量,他指出这样的创作方法改变了他的编舞方式,也让团队重新意识到人与物、环境之间的关係。
安东尼回顾自己的创作历程说:在《U>N>I>T>E>D》中,他刻意使用符号,象徵不同文化、经验与感受的融合。他期望透过这种整合,让人与人之间的连结更加和谐、完整。

关于Camping Asia
自2019年以来,已成功吸引超过12个国家的艺术院校、数百位学生参与,2023年活动参与人次更突破7,000人次。今年,来自全球的顶尖院校,包括香港演艺学院、日本女子体育大学舞蹈学系、日本筑波大学、韩国艺术综合学校舞蹈学院、新加坡拉萨尔艺术学院、奥地利安东布鲁克纳大学、法国巴黎高等美术学院,以及台湾的9所学校,将齐聚台北展开深度交流,不仅深化台北作为亚洲当代舞蹈重镇的角色,更积极孵化领先亚太的文化表达。这不仅是给下一个世代的未来艺术学苑,更是一场让台湾在国际文化版图上持续保有创新与自由能量,值得所有人亲身参与的艺术旅程。
关于香奈儿文化基金
香奈儿文化基金(CHANEL Culture Fund)致力于培养出充满活力的创作者和创新者网路,盼能推动塑造全球文化的思想发展。核心计画包括香奈儿艺术合作伙伴,香奈儿支持相关机构的领导者全力发展突破性的长期创新行动,为文化风貌带来创新思维。CHANEL Next Prize 表彰艺术家,并提供资源及指导机会,为他们未来的成就推波助澜。而《CHANEL Connects》Podcast 则汇聚来自不同领域、世代与地域的意见领袖,提供发声平台,探讨当代社会所面临的关键议题。
从南加州加州艺术学院(CalArts)运用科技激发艺术创新,到柏林汉堡车站美术馆(Hamburger Bahnhof)大规模催化创作自由;从威尼斯双年展力挺具颠覆性视野的艺术家,到与英国电影协会(British Film Institute)携手表彰杰出的电影导演,香奈儿文化基金全力支持追求让未来更美好的创意勇气,延续香奈儿一世纪以来对艺术的承诺。
延伸阅读:
2025 Camping Asia 献给热爱舞蹈的众人 大堂课、论坛、影展资讯一次看2025 Camping Asia重磅回归!香奈儿、北艺、法国国家舞蹈中心联手,7国青年舞者聚集、5档舞蹈节表演必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