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也曾孕育过许多独具特色的品牌。然而,随着时代变迁和市场竞争,一些曾经风靡一时的品牌逐渐消失在了人们的视野中。以下列举了南京已经消失的6大品牌,它们曾经是南京的骄傲,如今却沦为时代的弃儿。
1. 南京牌自行车:南京牌自行车曾是南京的标志性产品之一,以其优良的品质和独特的款式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南京牌自行车逐渐被其他品牌的自行车所取代,最终消失在了人们的视野中。
2. 南京无线电器材厂(南京熊猫)的早期产品:南京无线电器材厂曾是南京的知名企业,其生产的南京熊猫牌收音机、电视机等电子产品曾风靡一时。然而,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南京熊猫的早期产品逐渐被淘汰,最终消失在了人们的历史记忆中。
3. 南京啤酒厂:南京啤酒厂曾是南京的知名啤酒生产企业,其生产的南京牌啤酒曾深受消费者喜爱。然而,随着啤酒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南京啤酒厂逐渐失去了市场份额,最终停产消失。
4. 南京毛巾厂:南京毛巾厂曾是南京的知名毛巾生产企业,其生产的南京牌毛巾以其优良的品质和独特的款式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信赖。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消费者喜好的变化,南京毛巾厂逐渐失去了竞争力,最终停产消失。
5. 南京电视机厂:南京电视机厂曾是南京的知名电视机生产企业,其
相关内容:
大多数人一提起南京,想到的不是“六朝古都”,就是一碗热辣的鸭血粉丝汤。但若你问一问年纪再大一些的南京人,他们聊得津津乐道的也许就是那些从自家厂子“走出来”的国产品牌。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的南京,真有点“谁家没点牌子”的意思——GDP在全国数一数二,什么家用电器、小商品,南京造能红遍不止一个省。那些牌子呀,跃进、青松、莫愁……光听着名字,仿佛都能闻到烙在塑料外壳上的那股子时代味道。

其实自己小时候,最羡慕的还不是电视机或者洗衣机,倒是骑在巷口的那个玉河摩托,那可是街坊眼里绝对的体面活。也不怪大家心疼口袋,一辆玉河摩托,能把普通工人好几年工资全榨干出来。可等到谁家真推出来一辆橘红色或者草绿色新摩托,周围的小孩都要凑上来摸一摸,问问叔叔发动机声音咋这么特别。这摩托简单得很,油门一拧速度就飙了,不用研究一堆挡位,手欠的人也敢来个满街“虎头蛇尾”。那会高速路上见不着啥电动挡摩托车,满南京弄堂都是这“玉河牌”的轰鸣声。产量最火那两年,十万辆一年,“摩的哥”都是它的铁杆,市区一到夜里还在路口瞧见有人收车壳、刹车片,滋味复杂得很。
南京人洗衣服讲究实在,咱江南靠水吃水,“加佳”洗衣粉就是那时候家家户户的必备。记得小时候母亲晾衣裳,总是手点着袋子口往盆里倒,加佳的泡沫下水特快,洗完手还不涩。那厂子福利可真叫一个好:红烧肉随便吃,厂里有放电影的礼堂,女工们中午还能凑场舞,孩子顽皮了就往后山采石场跑玩。城里的亲戚来,也喜欢顺便捎两包“加佳”回去,说这牌子比外地的耐洗。上海来了的阿姨还说,加佳洗衣粉泡出来的泡沫跟家门口的完全不一样。你想啊,平时咱见惯了节俭,这一见大厂供应,才晓得幸福原来能用鼻子嗅出来。

你可能要问,南京当年冰箱是啥样?说句心里话,第一台“伯乐”冰箱进屋的时候,感觉像娶了个宝贝媳妇。那是老“新联机械厂”造出来的,厂址就在城北一块老军工地儿。谁能想到造雷达导弹的能转型做冰箱?双门伯乐冰箱一出场,家里亲戚全都凑齐来看,说“咱南京自己人做的,得信得过”。后来人家又弄了无氟绿色冰箱,环保还节能,邻居听说后拉着熟人在厂里托关系都未必能买到。说实话,我到现在还记得那台老冰箱开门的金属咔哒声,和冷气吹在手上的凉。
南京的风扇也带劲,不说八大金刚之一的“蝙蝠牌”都对不起老底子工匠。长江机器厂,过去是根正苗红的军工大院。要不是改革那阵子拉着全厂做民用电器,谁能想象他们能整出如此皮实的电风扇?电机全铜线一圈圈绕足,轴承用的是青铜石墨含油的那种——老工人说一句把人逗乐了,“一扇传三代,老伴没了风扇还能转着陪你熬夜。”咱南京的夏夜,蝙蝠风扇咕噜噜转,陪着大人小孩乘凉聊天。家里旧风扇如今放老屋阁楼,想搬也舍不得动。

回头说洗衣机,哪个南京女人那时不盼一台“莫愁”?莫愁湖是南京人的骄傲,可买台莫愁洗衣机,比去湖里泛舟还难。总得一早跑商场门口排长龙,带着水壶和小凳。眼看着新货一台台从货车上卸下来,好多主妇差点在队伍里急哭了。双缸的大莫愁,一次能洗全家衣服,小孩的汗衫、男人的工服都给搅干净。后来听叔叔讲,洗衣机厂的工人收入翻几番,下班路上兜里揣着二三百工资票,走起路都要比旁人精神。可惜呀,好日子总是短,市场一开放竞争大了,莫愁也再难回到曾经那个巅峰。
我还记得隔壁嫂子结婚时,她婆婆手里拎着熊猫缝纫机笑得合不拢嘴。七八十年代时,缝纫机可不像现在谁家都有正版的,得攒票、托关系,厂里的师傅还得特别批“介绍信”。得到熊猫牌的新人,全楼的小孩都要去围观“机头踩得飞快”。有了它,孩子的校服、老公的衬衣,夫妻俩倒腾旧布料都能穿出新花样。后来时代变了,衣服便宜了,熊猫缝纫机却总能躺在大橱柜里,像个老熟人一样安心等着没人动。

这些年头过去,南京的这些老品牌,有的活在长辈口中的追忆,有的彻底成了“岁月的锈迹”。可要我说,故事还没到结尾。回想那些年,一个厂子能养活千家万户,市井的烟火气和工厂的汽油味都跟岁月紧紧搅在一块了。孩子们拆解摩托车壳学装配,母亲们睁眼赶早排队抢莫愁洗衣机,男人们下班拎着加佳回家。就像每次听到玉河摩托的排气声,谁也说不清,是想念日子本身,还是想念那个大家都在为了点什么使劲奔头的年代。
或许现在这些品牌悄然淡出了市场,但你说,他们真的是败给了时间吗?有时候我想,如果哪天再见到那个橘黄色摩托或者老牌蝙蝠风扇,还会不会有人停下脚步多看一眼,心里嘀咕一句:这就是咱南京人的生活,这些货儿陪我们走过的年头,真不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