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留痕:关山看猴”这个标题很有意境,充满了画面感和探索的意味。它似乎描绘了一幅在青山绿水间,穿越关隘山岭,最终看到灵猴的场景。
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解读这个标题:
1. "青山留痕 (Qīng Shān Liú Hén):"
"青山:" 指的是美丽的山脉,通常给人生机勃勃、景色秀丽的感觉。它可以是实际的地理背景,也可以是某种理想的、充满自然韵味的象征。
"留痕:" 意味着留下了印记、痕迹或记忆。这可以指:
"自然的痕迹:" 如山川的形态、岁月的侵蚀、风化的岩石。
"人类活动的痕迹:" 如足迹、路径、开发的印记,或是历史事件的印记。
"时间的痕迹:" 沧海桑田,历史变迁。
"记忆的痕迹:" 这次旅行或观察留下的印象。
"合起来:" “青山留痕”可能暗示着这片青山并非原始未受干扰的,而是承载了历史、自然变迁或人类活动的印记。它为“关山看猴”提供了背景和深度,暗示了旅程的意义或目的——去发现和解读这些“痕迹”。
2. "关山看猴 (Guān Shān Kàn Hóu):"
"
相关内容:
关山看猴张晓峰人们往往忽略身边的风景,我也是。河南辉县市的关山,听说是很美的一个地方,离我们这儿仅仅八十公里的距离,却一直没能造访过。今天刚入夏,凑着一个开会的机会,终于成行,于一个飘着细雨的早晨,我和几个朋友来到了关山。真是百闻不如一见!关山的山巍峨挺拔,苍劲粗犷,雄浑奔放,俊逸雄奇。关山的山又形神完美,各自成景,给人以南国之山的清新俊秀之感。山连着山,山中有山,山山争秀,山山斗奇,如画家笔下的泼墨山水。关山的异石更是令人击节惊叹。草长莺飞间忽然涌出一片嶙峋怪石,鬼斧神工般造就千姿百态,如龟、如象、如飞禽、如走兽,形肖神似,耐人寻味。关山的植被也是郁郁葱葱,满山遍野,千树竞发,既粗犷原始,又生机盎然。还有深藏于峡谷林海间的古树老藤,盘根错节,虽历经沧桑,仍遒劲有力。整个关山的森林覆盖率达90%,原始森林、次生林、灌木林成了一个天然的大氧吧。
但我更感兴趣、更回味无穷的还是看到一群猴子!一入景区,就看到一个路标指向了猴山。很多景区说山上有猴子,其实只是一个幌子,我上当不止一次了。出于对猴子的喜爱,我还是径直去了猴山。这一次果然没有落空!离猴山还有几十米,就听到了猴子的啼叫。隔着一片竹林,就看到了几只猴子在山顶攀爬。过了竹林,猴山就赫然在目了。山顶,山腰,山下,树上,到处都是猴子。或长或幼,或大或小,少说也有上百只。山下围了几十人,都在看一只大公猴。旁边有位老人指着它说:“这是猴王,一把手。旁边那个抱着孩子的,是它的王后。它们俩相当于奥巴马和米歇尔。”老人风趣幽默的说法引得大家哄堂大笑。猴王形体魁伟,气度非凡,果然有种王者风范。一会儿又过来一只公猴,走到猴王跟前叫了几声,像是在请求指示。猴王没有理他。老人又笑着说:“这是它们的二把手,下次换届他就成一把手了。”老人的话又引来一阵哄笑。
我看到山下一块平地上,拴着几只猴子,旁边还有个牌子:表演。我问:“什么时候表演呀?有时间点吗?”那个老人说:“你们想看吗?”大家异口同声:“想。”老人说:“那先缴钱吧。”“多少钱?”“随便。”正当我们掏钱的时候,老人笑着说:“开玩笑呢,不要钱,一会儿给猴子点吃的就行。”老人健身走到一个小猴子身边,对它说:“小伙子,好好表演,一会儿给你好吃的。”说着解开了拴它的长链。小猴子很听话,随着老人的口令立正、稍息、翻筋斗,惹得大家笑声不断。最有趣的是它还会跟着音乐,拉着绳子把一面旗子升了上去。第二只猴子是只母猴,它会骑车,还会用车子载着它的老公——刚才那个“小伙子”。它还有一个绝话儿,接球、传球、投篮、灌篮。最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它能接刀子。无论抛多高,它都能准确无误地接着刀把儿,不伤着手。它把第一把刀子噙在嘴里,又接住了第二把,第三把。第三只表演的猴子是只老猴子,它会踩皮球。球转来转去,它灵活地调节着身体的平衡,始终牢牢地站在皮球上。表演结束了,在场的游客都发出由衷的赞叹,报以热烈的掌声,纷纷把自己带的零食扔向猴子。
我们一边继续爬山,一边感叹着猴子的聪慧。在我们看来,不是猴子点缀了山水,而是山水成了猴子的背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