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4大国内高价日本低价的中产品牌,性价比爆表,你了解多少?

在中国市场以“国内很贵、日本便宜”且“性价比超高”而闻名的品牌,确实存在一些。这通常是因为它们在日本本土是面向大众市场的普通商品,成本较低,而在中国被重新定位,以中高端形象或特定功能为噱头,价格被显著提高。
以下列举4个符合您描述的典型中产品牌(或与其产品形态高度相关的品牌):
1. "花王 (Kao)" "国内情况:" 花王集团在日本是家喻户晓的日用品巨头,其产品线丰富。但在中国的定价策略差异很大。例如,像"舒肤佳 (Safeguard)" 洗手液、"威露士 (Vick's)" 消毒液、"碧柔 (Biore)" 湿巾等,在中国市场的价格往往远高于日本本土,甚至高于一些日本品牌在中国的高端线。 "日本情况:" 这些产品在日本是基础款,价格非常亲民,是超市货架上的常客。 "性价比认知:" 很多中国消费者去日本旅行时会大量购买这些产品,回国后会发现国内价格高出不少,因此认为其在中国“很贵”,但在日本“便宜”,性价比不高。
2. "狮王 (Lion)" "国内情况:" 狮王也是日本著名的日用品公司。在中国,其"洗洁

相关内容:

国内卖800块的瑜伽裤,日本300块就能买到;国内炒到2万的冲锋衣,日本二手九成新只卖3折。

最近有人发现,四个咱们常听说的“中产牌子”,在日本的价格比国内便宜一半还多,这事儿不是偶然,是品牌方故意盯着中国人的钱包使劲赚。

先看露露乐蒙的瑜伽裤,国内店里随便一条就得800到1200块,热门款还得搭着别的东西买才能拿到货,去年因为“把运动服卖成奢侈品”吵上热搜。

但在日本大阪的心斋桥旗舰店,专门给游客打折,基础款直接半价,300块就能拿下,还能用支付宝退税。

为啥差这么多?

品牌方心里清楚,国内不少人觉得穿贵的瑜伽裤就是“精致中产”,愿意花这个钱。

日本不一样,本土有优衣库这样的平价运动服,几十块就能买到质量不错的,露露乐蒙要是定价太高,根本没人买,只能靠打折抢市场。

再看始祖鸟的冲锋衣,国内联名款能炒到2万块,想买还得去店里证明自己有钱才能排队。

但在日本东京青山店,旧衣服拿去换能打折,二手九成新的衣服三折就卖,还独家卖樱花粉这种好看的颜色。

这就是利用“买贵的才有面子”的心理,国内搞“验资排队”,就是让消费者觉得“这衣服不是谁都能买的”,越难买越想买,价格自然炒上去了。

日本消费者更务实,二手衣服也愿意穿,品牌不敢搞这套,只能靠性价比留住人。

萨洛蒙的鞋子更明显,国内热门款得抽签,抽不到就得找黄牛,价格直接涨一半,网上还有不少“台州代工厂流出货”,真假难辨。

但在日本札幌的折扣店,常年打三到四折,网红款XT-6库存堆得满满的,买鞋还送日本限定的鞋带。

这说明国内供应链要么没跟上,要么品牌故意不供货,制造“缺货”的假象,让黄牛有机会加价。

日本市场监管严,代工厂不敢随便流出假货,品牌只能老老实实供货,靠打折吸引顾客。

拉夫劳伦的Polo衫,国内电商上“剪标尾货”到处都是,真货却要1500块一件。

日本京都的店里专门设了“老钱风”专区,经典款套装比国内便宜四成,还能免费在衣服上绣名字。

日本卖衣服讲究服务和实在,国内却靠“剪标尾货”混淆视线,让消费者搞不清真假,只能花高价买正品,这明显是欺负国内消费者信息不对称。

日本整体便宜还有客观原因,2023年日元汇率跌到24年最低,买东西本身就划算;消费税从10%降到8%,商家定价也跟着低;加上日本店里7月、12月是打折季,伊势丹会员卡还能再打九折,关西机场免税店能预定缺货的商品,促销机制成熟,消费者能捡到实惠。

国内这些牌子却不搞这些,反而搞“配货”“抽签”,说白了就是觉得中国人愿意为“中产标签”多花钱,不赚白不赚。

其实这些牌子成本没那么高,卖的就是个“身份象征”。

专家说要“理性消费”,别被“不买就跟不上潮流”的想法骗了。

咱们买东西是为了用,不是为了给牌子当冤大头。

同样的衣服鞋子,凭啥中国人就得多花一倍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