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品牌华丽转身,从电动车到电动公交车,大举登陆韩国市场

我们来探讨一下中国品牌电动车(包括乘用车和公交车)大举进入韩国市场的现象。
这确实是一个引人注目的趋势,背后有多重因素驱动,也面临着挑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一、 驱动因素:"
1. "中国品牌的快速崛起与成本优势:" "技术成熟与规模化:" 中国在电动汽车领域投入巨大,研发迅速,尤其在电池技术、电机电控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规模效应带来了显著的成本优势。 "产品性价比高:" 相较于韩国本土品牌(如现代、起亚)或国际品牌(如特斯拉),中国品牌的电动车通常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价格和丰富的配置,吸引对价格敏感的消费者。 "设计进步:" 中国品牌在产品设计上也越来越受认可,不再仅仅是性价比的代表,也开始注重美学和用户体验。
2. "韩国市场的巨大潜力与政策推动:" "全球最大电动车市场之一:" 韩国是全球主要的汽车生产和消费国之一,对电动汽车的需求持续增长。 "政府强力推动环保出行:" 韩国政府设定了雄心勃勃的电动汽车推广目标,通过提供购车补贴、税收优惠、建设充电设施、限制燃油车使用范围(如特定区域限行)等多种政策,大力鼓励消费者购买电动车。这为所有品牌,包括外来品牌,创造了市场

相关内容:

中国品牌电动汽车因高性价比,快速在韩国生根发芽。尤其在电动公交车市场,“中国制造”已占半壁江山。如今,小牛电动也将自家生产的电动车推广至韩国。不仅如此,韩国本土企业也与中国企业合作,正在改写市场版图。

小牛电动官网【图片=网络】

据韩国汽车产业协会27日消息,“2019年首尔国际车展”将于29日开幕,中国品牌——小牛电动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小牛电动)将首次在本届车展上发布两款车型。

小牛电动于2014年成立于中国江苏,是一家生产电动车的初创企业。数据显示,截至去年上半年,企业生产的电动车全球销量达43万辆。

小牛电动立下今年在韩国市场销售5000辆电动车的目标。韩国环境部选定小牛电动为电动车补贴企业,每辆电动车可享受政府支付的230万韩元补助。例如,一辆小牛电动车的售价为370万韩元,若扣除政府补贴,消费者最终只需消费140万韩元,价格低于韩国本土品牌。负责韩国销售的企业表示,目前正在与国内大型送货代理平台对签署供货合同进行商议。

在韩国电动公交车市场,中国企业表现出色,以去年为准,中国品牌占比近40%。比亚迪(济州)、中通汽车(京畿道)和海格(首尔和庆尚南道)等中国品牌所生产的电动公交车在韩国主要城市和地区落地。韩国电动汽车协会相关人士称,由于中国生产的电动公交车与韩国品牌差价最高可达1亿韩元,因此地方自治团体出于预算考虑,选择性价比高的中国品牌。

分析认为,中国电动汽车品牌之所以对韩国市场展现浓厚兴趣,是因为中国汽车在进军欧洲等海外市场前,把韩国视为必经之路。若整车企业成功在零部件企业技术力量较强的韩国市场立足,那么在其他地区也可充分发挥竞争力。

此外,中国电动汽车企业也与韩国企业合作。韩国建筑公司KUNWON与中国松果汽车合作成立Samp;K汽车,正推进在大邱、全罗北道群山建设电动汽车“全拆卸包装(CKD)”工厂,2021年工厂建成后,年产能将达11万辆。

文章来源:

韩媒newsp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