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ep发展史续篇,从国产到合资,不死传奇的悲壮40年进口之路

我们继续讲述Jeep的发展史,聚焦于它在中国市场的曲折历程,尤其是那段“合资教父”的悲催40年。
"Jeep发展史(2):Jeep不死,只是进口——合资教父的悲催40年"
上一章我们提到,二战时期的Jeep凭借其无与伦比的全地形能力,成为了全球公认的“越野标杆”。战争结束后,Jeep不仅没有消失,反而开启了在民用市场的大规模转型,从军用载具成功转型为民用SUV,开启了越野车时代的序幕。然而,这款“硬汉”想要跨越重洋,来到中国,却经历了一段漫长而充满波折的旅程,尤其是在与“合资教父”上汽的纠葛中,上演了近四十年的悲情篇章。
"一、 初尝甜头:早期进口与早期合作(1980年代 - 1990年代中期)"
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中国汽车工业开始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作为一款极具吸引力的越野车,Jeep自然成为了早期进口车市场的重要角色。
"早期进口:" 1980年代,Jeep主要通过上海汽车工业公司(SAC)及其前身上海汽车厂(SAIC)少量进口。这些Jeep车型,如 CJ-7、CJ-10 等,凭借其硬朗造型和强大的越野性能,迅速引起了国内消费者的关注,尤其是在部队、

相关内容:

克莱斯勒又搞出了大切诺基,官方将其称为史上首款全尺寸豪华SUV,这种产品就是北美大区的特色产物,他们就喜欢在一款产品前面加Grand,拉长、加大,相当于我们这的L,甚至丰田这种日本车企去了也入乡随俗,搞出了Grand Highlander。

克莱斯勒时期算是Jeep的黄金时期,切诺基、牧马人、大切诺基,入门、硬派越野、豪华三款主力产品凑齐了,可以召唤神龙了。

九十年代初期的切诺基,算是全球最畅销的紧凑型SUV之一,1993年的大切诺基甚至创下了30万辆的Jeep品牌单车型销量历史记录,牧马人那更不必说,被克莱斯勒玩成了独一无二的文化符号,还有今天咱们看到的什么Jeep T恤、眼镜啥的,这些商标授权,也是克莱斯勒开始搞的,类似国内的南极人。

但是历史的车轮可不管你这那的,到1998年,克莱斯勒也因为金融危机倒下了,跟德国的奔驰母公司戴姆勒合并成了戴姆勒克莱斯勒。

说起来,先是AMC后是克莱斯勒,美国这几大汽车巨头,玩的是淘汰赛啊,不知道下一个是通用还是福特……

戴克时期,整个集团以德国人为主导,钱和资源都更倾向奔驰,原克莱斯勒集团旗下的品牌,吃了两年半老本,销量好了一阵,到了也没等来德国人说好的资金支持、共享平台、共享技术啥的,销量越来越差。

到2007年又一轮金融危机时,戴姆勒与克莱斯勒分家,一个私募基金瑟伯勒斯Cerberus买下了克莱斯勒,但是私募基金哪干得明白汽车啊?

于是两年半之后,2009年,克莱斯勒再次申请破产保护,著名破烂王菲亚特以技术和管理入股,逐步吞并克莱斯勒,直到2014年100%收购后,成立了菲亚特克莱斯勒FCA。

同样是欧洲佬,菲亚特倒是给钱给技术,Jeep又迎来了短暂的辉煌,但是菲亚特按着脑袋让Jeep用自家的发动机和变速箱,这些东西的质量相当一言难尽,就有点像你妈做饭不好吃硬逼着你吃,出发点是好的,但是最好就别出发了。

用了菲亚特技术的Jeep,在2017年前后达到全球销量巅峰,然后迅速因为各种机械故障跌落神坛,又过了两年半,2019年,菲亚特克莱斯勒与法国PSA达成世纪大合并,在2021年正式组成了著名的失败者联盟Stellantis,Jeep也成了这个巨无霸集团的品牌之一。

合并之后,Stellantis对旗下品牌进行了一系列梳理,Jeep虽然定位没变,但在规划中,未来会用上集团内的共享平台,并且会转向电动化,规划是好的,但Jeep品牌积重难返,短期内是看不到什么效果。

你可以看到,Jeep这么多年的经历,堪称汽车界的三姓家奴,并且每段经历都不咋地,这也是这个品牌拧巴的地方,主打硬派越野,讲的是叛逆、个性、征服,但每次都只能被权力支配,造车如此,人生啊……人生是旷野呀朋友们。

当然以上Jeep品牌这些经历,都是我们作为观察者的上帝视角看到的,当局者迷,也许当时的掌权者换别的思路,Jeep也不会变得更好,你说我看了这么多期黄师傅开车的视频,已经是一名合格的车企CEO了,我上我就行,别扯淡了,你上你也过不了第二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