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女孩的红烧肉”店名引发热议,负责人麦姓,谐音命名引关注

这个店名确实引起了争议,主要原因在于它可能带有不恰当的暗示,触及了社会敏感话题。以下是对这个事件的分析和解释:
1. "争议点:" "文字联想:" “卖女孩”这个词组本身就带有强烈的负面联想,容易让人联想到拐卖妇女儿童等非法和不道德的行为。这是一个非常敏感和令人不安的词语。 "社会影响:" 使用这样一个店名,即使本意并非如此,也可能被认为是对社会敏感问题的轻佻处理,甚至可能被视为对受害者的不尊重,容易引发公众的反感和批评。
2. "负责人解释:" "谐音解释:" 负责人声称店名取自其姓“麦”的谐音。在中国普通话中,“麦 (mài)”和“卖 (mài)”是同音字。因此,她试图解释说,店名的本意是“卖(麦)烧肉”,而不是“卖(女)孩”。 "潜在问题:" "谐音的模糊性:" 虽然在普通话中是同音,但在很多地方方言或者口语中,声调或发音细节可能存在差异,导致歧义。对于不熟悉普通话或者方言的人来说,这个店名很容易被误解。 "解释的有效性:" 这种解释虽然提供了一个可能的来源,但在公众看来,

相关内容:

图据外卖平台商家相册

近日,沈阳一家名为“卖女孩的红烧肉”店名引发争议。社交平台上,不少网友表示,以“卖女孩”作为店招让人不适,“恶俗的名字,打违法犯罪的擦边球”。

9月28日,记者在外卖平台看到,“卖女孩的红烧肉”在沈阳范围有三家店面正在营业。商家公示的营业执照显示是个人独资企业,负责人为杨某,登记机关为浑南区市场监管局。另一外卖平台上,只上线了浑南区的一家门店,外卖月售超3000单。

沈阳市营业的三家门店(图据外卖平台)

记者联系到沈北新区的一家门店,工作人员表示门店也可供线下堂食,且该店并非加盟店,“都是一个老板开的”。当记者亮明身份,想就店名争议进行采访时,该工作人员则马上挂断了电话。

随后,记者联系到营业执照上的负责人杨先生,他表示,“这个不是卖女孩,断句问题,意思是卖女孩做的红烧肉,我觉得没啥争议,可以卖女孩做的,也可以卖男孩做的、老人做的。”杨先生告诉记者,门店为加盟店,“加盟的时候就是这个名字”。当记者询问该店为何仅在沈阳出现,以及加盟品牌方的相关信息时,杨先生又称不清楚,“这个店我只是挂个名,经营是我兄弟在做,具体的你问他吧”。

记者再次致电了杨先生口中的实际经营人,该负责人表示“我姓麦,店名取了个谐音‘卖’。门店不是加盟店,就是个体小餐饮。这个名儿抄的人家的,看别人这么取,我也跟着取了。如果名字有问题,平台让整改那我就改。”对于沈阳市其他两家同名门店是否为分店,改名实际经营人表示不清楚。

就“卖女孩的红烧肉”店名争议,记者反映给了浑南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表示,“我们之前接到过相关投诉,他们好像把‘卖’改成‘麦’了,平台上为啥还是‘卖女孩的红烧肉’,我们也不清楚。”工作人员记录下相关情况,称后续将由办件部门进行反馈。截至发稿时,暂未收到浑南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回复。(封面新闻记者 叶海燕 实习生 王含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