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一个故事都变成活生生的文化品牌” | 文化强市大家谈②
在文化强市的征途上,如何将丰富的文化资源转化为具有吸引力和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议题。近日,我们围绕“让每一个故事都变成活生生的文化品牌”这一主题展开讨论,旨在挖掘城市文化的深层内涵,探索文化品牌建设的有效路径。
"一、故事是文化的灵魂"
故事是文化的灵魂,是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桥梁。每一个城市都有其独特的故事,这些故事承载着城市的历史记忆、风土人情和价值观。例如,杭州的“西湖故事”,不仅讲述了自然美景,更融入了人文历史,成为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因此,我们要深入挖掘城市中的每一个故事,无论是历史传说、民间传说,还是现代都市的传奇故事,都是构建文化品牌的宝贵资源。
"二、品牌是文化的载体"
品牌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传播和传承的重要手段。一个成功的文化品牌,不仅能够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还能够增强城市的文化软实力。例如,故宫博物院通过打造“故宫文创”品牌,将宫廷文化与现代生活相结合,吸引了大量年轻消费者,实现了文化的创新传播。因此,我们要善于将城市中的故事转化为具有吸引力和影响力的文化品牌,让品牌成为文化的传播者和传承者。
"三、路径是品牌的关键"
路径是品牌的关键,是实现文化品牌建设的重要保障。在
相关内容:
网上流传这样一句话:“做品牌要会讲故事。”细细品悟,有其道理。专业书籍上说,品牌是一种识别标志、一种精神象征、一种价值理念,是品质优异的核心体现。要体现品牌效应,离不开传播,最好的方式,应该就是“讲故事”。就好比走进清远,你会了解到清远鸡、乌鬃鹅的由来,听到关于英德红茶扬名海外的历程,还有韩愈、刘禹锡等名人在清远的传说……一个个生动有趣、引人入胜的情节,有如一张张清远城市名片,成为向外界传播清远好声音、讲述清远好故事的载体。
应当看到,文化品牌可以是独立的,但绝非仅是单一性存在的。比方说,韩愈、刘禹锡等历史名人,连山鹰扬关革命遗址、清新秦皇山革命根据地等红色文化资源,既可以个体呈现,也可以整体反映,既是当地的文化代表,也是全市性甚至更大范围的文化品牌,还可以与当地的风景人文、旅游美食等文化融为一体、相得益彰。就好比,游客因为韩愈、刘禹锡的文化魅力来到清远,就给清远美食、美景,以及更多领域的文化融入和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也印证了打造文化品牌,对于增强硬实力、提升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市,推动当地经济文化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任何一个优秀的品牌都有其文化精品属性,而这种文化一定代表了大多数的消费者,得到市场的广泛认同,也就是一种大众文化。这就告诉我们,要加强文化的内部建设,还要重视外部舆论建设,处理好内容与传播的关系。比方说,清远不少地区推动古村镇文化资源的开发,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借助各类媒体传播的过程,也会把清远“山清水秀,生态环境非常好,每一个地方都是一个体验点”的优势传播开来、传得更远。
诚然,文化品牌的树立需要沉淀,也需要经营。若当地的一些名人故居,因无人居住年久失修,变成“荒、乱、差”的代名词,失去的不仅仅是一座房子,更是一个文化品牌,或者说一个品牌树立,甚至是推动文化强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好机遇。这就要求我们,要有长远的眼光与谋略,本本分分地讲好文化品牌故事。
“让每一个故事都变成活生生的文化品牌”,值得用心用情为之。毕竟,每一个地域、每一个领域讲好各自的文化故事,也就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提供了鲜活的题材。
【特约评论员 李荣灿】
作者简介:李荣灿,清远市市直单位干部。近年在《人民日报》《求是》《经济日报》《南方日报》等报刊网站发表文章数百篇数十万字,其中37篇评论文章在《人民日报》及其公众号刊发,撰写的文稿先后在《求是》2019年19期和2020年19期刊登。个人著作《教育,倾听心灵的声音》在全国一级出版社、全国百佳图书出版。
【作者】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来源:南方+ - 创造更多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