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宁波企业百强榜单揭晓,吉利汽车问鼎,服务业异军突起成新“黑马”

这个消息很有意思!根据您提供的信息,2025宁波百强企业榜单公布,吉利汽车登顶,并且服务业异军突起,成为最大的亮点。
以下是一些基于这个信息可以展开讨论的点:
1. "吉利汽车登顶": 这反映了吉利汽车在2025年可能取得了显著的经营业绩或市场地位。 它可能象征着宁波乃至浙江制造业的强劲实力和转型升级,特别是在汽车及零部件等关键领域。 这也可能与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持续增长以及吉利在新能源领域的布局有关。
2. "服务业成最大“黑马”": “黑马”通常指出乎意料地取得优异成绩或突破的领域/个体。 这表明宁波的服务业在2025年可能发展迅猛,超出了之前的普遍预期。 这可能得益于宁波作为港口城市的物流、贸易服务优势,也可能反映了本地生活服务、科技服务、现代金融、信息服务、专业服务等领域的快速发展。 这可能预示着宁波的经济结构正在进一步优化,向服务业主导转型取得重要进展。
"总结来说":这份榜单显示,2025年的宁波企业在制造业(特别是汽车行业)和服务业都表现突出,吉利汽车巩固了制造业的领先地位,而服务业则成为了令人瞩目的新增长点和亮点。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细节,例如": 其他进入前十或前二十的企业名单? 服务

相关内容:

潮新闻 记者 王凯艺 袁佳颖

9月10日下午,2025年度宁波综合企业百强、制造业企业百强、服务业企业百强、竞争力企业百强四项榜单正式出炉,《2025宁波市企业百强分析报告》同期正式发布。这份由宁波市企业联合会、宁波市企业家协会联合编撰的报告,揭开了宁波经济年度“成绩单”。

榜单显示,综合企业百强营收总额达到25732.54亿元,首次突破2.5万亿大关,且较上年增长4.26%;制造业百强营收15924.82亿元,其中33家企业营收超百亿;服务业百强营收8455.19亿元,增速高达18.76%,成为最大“黑马”。

吉利汽车首次登顶

制造业作为宁波经济的“压舱石”,继续保持稳增长。33家企业营收超百亿,主要涵盖汽车制造、绿色石化、光学仪器等优势产业。其中,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以1667.63亿元营收首次跃居综合百强榜首,舜宇集团以382.94亿元营收“领跑”光仪领域

宁波综合企业百强前三位依次是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营收1667.63亿元),雅戈尔集团(1645.72亿元)、宁波金田投资控股(1486.24亿元)。另外,制造业百强榜首与综合百强一致,服务业百强榜首为中基宁波集团(1416.14亿元)。

服务业以18.76%的整体增速,远超其他板块,成为最大“黑马”。与此同时,宁波的服务业结构也持续优化,其中物流、医药、供应链管理等生产性服务业表现尤为突出。例如,新入围企业宁波轨道永盈供应链有限公司(159.97亿元)、海尔施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29.25亿元)、申洋物流有限公司(21.72亿元)等“新面孔”,为宁波服务业注入了新活力。

“创新浓度”决定竞争力

竞争力百强榜单依据14项指标加权评出,展现了宁波企业的创新活力,而且制造业企业占比高达76%。江丰电子、中交水利、激智科技位列创新榜前三甲,这些企业在细分领域掌握了核心技术话语权,展现了对产业链的控制力。例如,江丰电子在半导体材料领域突破进口依赖;激智科技参与制定电子材料标准,实现国产替代。

而在盈利能力方面,企业出现了分化现象。竞争力百强企业的平均利润率达到6.76%,远高于综合百强的3.16%。而且,创新浓度高的企业盈利能力明显更强,这说明技术创新正在成为企业盈利的关键驱动力。

也有部分企业面临“增收不增利”的挑战。部分大型制造企业虽然营收规模庞大,但净利润率偏低。例如,吉利汽车净利润0.12亿元,宁波钢铁净利润为-7.74亿元,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汽车、钢铁等行业竞争激烈、原材料成本高企的现实挑战和转型困境。

同时服务业中的医药健康、现代物流企业表现亮眼,如海尔施生物医药实现净利润1.65亿元,申洋物流通过供应链优化利润率显著提升。

“金三角”格局明显

从地域上看,宁波百强企业的分布呈现出明显的“金三角”格局。鄞州、北仑、海曙三个区聚集了70家企业百强,营收占比超过70%,构成了宁波经济的“核心增长极”。

鄞州区以30家百强企业独占鳌头,7633.64亿元的营收彰显了该区作为宁波数字经济、高端制造高地的强劲实力。均胜电子、奥克斯集团等龙头企业集聚,形成了强大的产业集群效应。

北仑区24家企业贡献了6955.22亿元营收,制造业特色鲜明。以吉利汽车、镇海炼化、申洲针织为核心的工业实力突出,让北仑成为宁波工业经济的“主战场”之一,当地密集的制造企业成为宁波制造强市的坚实底座。

海曙区则展现了不同的经济风貌,16家企业以纺织服装和商贸服务为主营方向。雅戈尔、太平鸟等品牌企业在此扎根,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之路越走越宽。

除了上述的“金三角”,其他区域也呈现出特色化发展态势。镇海的绿色石化、江北的新材料、宁海的文具产业等,都已成为区域经济的关键支撑,多区域协同发展的“宁波模式”日渐清晰。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