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最近确实有关于杭州知名品牌紧急撤回新品的消息。根据多家媒体报道,杭州的知名童装品牌“童装童趣”(童装童趣)被曝存在质量问题,随后紧急撤回了部分新品。
据报道,有消费者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购买到的“童装童趣”新品服装,称其存在起球、掉色等问题。这些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也让消费者对品牌的品质产生了担忧。
面对消费者的质疑和关注,“童装童趣”品牌方面迅速做出了回应,宣布紧急撤回部分存在质量问题的新品,并承诺会对相关产品进行召回和处理。这一举措旨在维护消费者的权益,并保障品牌声誉。
这起事件也提醒了消费者在购买服装时要注意选择正规渠道,并关注产品的质量信息和消费者评价。同时,也提醒了品牌企业要加强对产品质量的管理和控制,以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品质。
总的来说,这起事件虽然给品牌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但也体现了品牌对消费者权益的重视和对产品质量的负责态度。相信通过这次事件,“童装童趣”会更加注重产品质量的提升和品牌的形象建设。
相关内容:
这款桃娇鲜颜精华底霜已经从天猫官方旗舰店下架,钱塘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也接到举报,表示正在调查。

事情是怎么回事,我把来龙去脉按时间顺序说清楚,别夹带情绪,就像记一份案子记录一样。10月22日,有人向钱塘区市监局反映,说花西子在这款底霜的页面上宣传的功效夸大了。记者去看了,天猫旗舰店现在确实看不到这款商品了,但平台上早前有售卖记录,说明这商品确实在卖过。市监局说已经受理举报,正在核实证据和宣传内容,这一步是行政调查常规操作——要比对商品备案、查看宣传页截图、可能还会抽样送检。
往前推两天,10月20日,一个第三方测评机构在视频里说,他们在好几款护肤品里检出了禁用物质苏丹红。视频里列了几款疑似含苏丹红的样品,其中一个样本被标注为“桃娇鲜颜精华底霜”。这条信息一出,舆论就有点发酵。那时候电商页面上相关产品还能买到,客服的回应是:产品通过了权威检测,也在国家药监局有备案。说白了,就是品牌在对外说明合规、有人检测过、手续齐全。

再回到投诉人这头。投诉人赵某说她在8月12日买了这款底霜。拿到后看到商品页写的词儿像“防暗沉”“清除自由基”,她就起疑心了。她去查了产品在监管系统的备案信息,发现备案类型是普通化妆品,备案范围并没有列出那些看起来像“特殊功效”的项目。按她的理解,“防暗沉”这种词,有可能被认为是需要额外审批的功效;而“清除自由基”暗示抗氧化、修护之类,比普通化妆品可宣传的范围更宽。她把商品页面截图、备案信息一并提交给市监局,认为宣传和备案不一致,涉嫌虚假或夸大宣传。
把这些事情串起来看就清楚了:先是消费者把“宣传不一致”这个问题提出来,这属于行政执法的常态事由;与此同时,第三方检测把苏丹红这种禁止成分提到几款产品上,让问题从“宣传可能不合规”扩展到“成分安全疑虑”。媒体跟进后,公众关注上来,平台把相关商品下架。花西子官方在外的口径是:产品有国家认定的检测证明并完成了药监局备案,强调合规性,这是他们目前公开的立场。
关于苏丹红,得说清楚它到底是什么。苏丹红通常指苏丹红I到IV这几种偶氮染料,学术上会提到它们有基因毒性、潜在致癌风险。早些年在食品里被禁用,在化妆品领域也算高风险物质。国家药监局在2021年的禁用目录里把这几种都列进去,所以一旦检测出来,既涉及法规违规,也牵涉到公众安全担忧。检出这种成分,会让事情从广告问题上升到可能的违法添加问题,处理方式也更严肃。
再看品牌背景,好让大家有个参照。花西子2017年在杭州成立,挂在浙江宜格美妆集团名下,创始人叫花满天。品牌主打东方审美,从底妆到眼唇卸妆的产品线都比较全,过去几年市场上动作多,曝光也高。正因为知名度高,这次被卷进风波,关注度也更密集,媒体和消费者都盯着看。
说点程序性的东西,市监局会做什么:一是核对备案资料,看产品登记的用途和允许宣传的功能;二是比对商品页面和广告语,判断宣传有没有超范围;三是对样品进行抽检,看看实际成分是否符合国家标准。若发现宣传与备案明显不符,可能按广告法或者相关法规处理;若抽检出禁用成分,就牵涉到更严重的法规处罚。现在的进展是——投诉已受理,第三方测评引发关注,电商页面已下架,正式调查在进行中。
在这个过程中,信息传播的节奏也很重要。第三方检测发布的视频,让很多用户第一次把目光投向这款产品;媒体报道把问题放大,平台出于风控或合规把商品下架;品牌在公关上选择强调已有的检测与备案。消费者像赵某,会先看商品宣传与备案是否一致,这种核对行为其实越来越普遍,消费者维权也更有意识了。
接下来要看的是市监局抽样检测的结论和官方公告,以及花西子是否会拿出更详尽的检测和质检资料来回应公众质疑。现在调查还在进行中,大家都在等权威的检测结果和监管部门的后续说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