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卷天府·熊猫文化,角色IP与品牌角色战略的差异化探索

我们来探讨一下“角色IP”与“品牌角色”在“画卷天府·熊猫文化”这个特定语境下的战略分野。
这两个概念虽然都涉及“角色”,但在战略目标、运营方式、生命周期和衡量标准上存在显著差异。理解它们的区别对于有效利用熊猫文化资源至关重要。
"一、 角色IP (Character IP)"
"定义:" IP是Intellectual Property(知识产权)的缩写。角色IP特指具有独特形象、性格、故事背景,并被赋予了知识产权保护的虚拟角色。它本身就是一个独立的文化符号和商业资产,可以衍生出多种产品和内容。 "核心特征:" "独立性:" 角色IP通常拥有自己的世界观、故事线、人设,即使脱离某个具体品牌,也能独立存在并吸引受众。 "衍生性:" 其核心价值在于可衍生。可以通过授权(Licensing)给不同品牌进行联名合作,开发玩具、服装、食品、游戏、影视、动漫、数字内容等多种衍生品。 "资产化:" IP本身就是最核心的资产,具有潜在的保值增值能力。可以通过出售版权、授权费、衍生品销售分成等方式实现商业价值。 "故事驱动:" 强调角色的故事性、情感连接和粉丝经济。通过内容营销(如动画、漫画、小说、周边故事)来建立粉丝社群,培养忠诚度。 "战略

相关内容:

画卷天府·熊猫文化

“熊猫+” “+熊猫” 创未来

10月17日至20日,2025年天府书展在成都举行。18日,由四川画报社、成都国之瑰宝文化旅游有限公司、看熊猫杂志社、美丽都市圈大数据实验室等单位联合主办的“画卷天府·熊猫文化推介会”暨《四川画报》熊猫符号经济专刊首发式,在2025天府书展主会场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成功举行。

推介会现场

国宝大熊猫,是生物多样性的旗舰物种,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象征,有着和平、友好的形象,以及祥瑞、幸福的寓意。因为有了文创产品,大熊猫以及大熊猫的生活由陌生的、有距离的转换为可观赏、可触摸、可感知、可使用的对象,大熊猫文化由此进入公众传播领域,实现了相应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感性价值等。

“熊猫符号经济”专刊封面(点击上图,横屏览阅专刊电子书)

画山画水画四川,画出安逸四川;“熊猫+”与“+熊猫”,创造无限可能。本次推介会上首发的《四川画报》“画卷天府·熊猫符号经济”专刊,以“国之瑰宝”“‘论道’熊猫”“文创秀场”三大板块,用精彩丰富的图文,呈现了当下文创事业与经济良性互动的熊猫文化新生态,串接出一幅打通熊猫文创、文博、文艺的美美与共的文化旅游导览图。而众多业内专家以亲历和感悟发表的洞见与心得,更成为当下“熊猫文创版图”上的一个指路方向标。

西华大学天府品牌研究院院长、四川品牌孵化园主任。

刘晓彬

米老鼠和米其林轮胎人都是我们熟知的“IP”,但其商业本质却有天壤之别。前者是产品本身,一个娱乐帝国的“国王”;后者是营销工具,一个忠于品牌的“大使”。在企业IP战略中,混淆“国王”与“大使”的身份,往往是导致资源错配与战略迷航的根源。

成都金融城的数字熊猫“花花”引关注(张翔升 摄)

Part.01

角色IP:

“我,就是帝国”

角色IP(Character IP)的战略目标是自我价值最大化,它以自身为核心,构建一个可无限延伸的商业宇宙。它就是品牌本身,是企业的“利润中心”。其商业逻辑是一个IP驱动的“生态宇宙”模型。以宝可梦(Pokémon)为例,它通过游戏与动漫(内容层)构建世界观并吸引粉丝;通过玩具、卡牌等衍生品(商品层)将情感转化为稳定收入;再通过主题乐园(体验层)将粉丝忠诚度推向顶峰。这个生态的每个环节都在为其他环节创造价值,形成强大的增长飞轮,让用户沉浸其中。

中国知名“角色IP”

因此,角色IP的构建体系是“世界观优先”。它的运营核心是“造梦”,一切始于一个宏大、自洽且有吸引力的世界观,角色是在这个世界中自然诞生的“国王”。

Part.02

品牌角色:

“我,为品牌服务”

“品牌角色”(Brand Character)的唯一使命是服务于“品牌”,让一个非角色品牌(如米其林轮胎、冬奥会的冰墩墩)更具吸引力。它本质上是“成本中心”,其价值在于间接提升品牌的市场表现。其商业逻辑是一个品牌驱动的“营销漏斗”模型。以日本的熊本熊(Kumamon)为例,它的一切活动都精准地服务于营销漏斗:通过“笨拙”人设制造全球话题(认知),通过免费授权的商品让消费者对熊本县特产产生好感(偏好),最终将这一切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旅游和销售收入(转化)。

中国知名“品牌角色”

因此,品牌角色的构建体系是“品牌战略优先”。它的运营核心是“沟通”,一切始于对母品牌核心价值(如可靠、欢乐)的精准“人格化翻译”,他是传递品牌价值的“大使”。

Part.03

熊猫的双重身份:

一个本土范例

大熊猫的形象,完美地诠释了“国王”与“大使”这两种身份。

作为“品牌角色”,熊猫是中国和平友好的象征,也是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深入人心的公益符号,也是中国国际赛事的首选吉祥物,例如北京奥运会、北京冬奥会、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等都选择熊猫作为吉祥物。在这里,它的价值在于传递品牌核心理念的同时,用更加人性化和有亲和力的形象拉近与品牌受众的心理距离。

熊猫是中国国际赛事的首选吉祥物。图为外国嘉宾在世运会上与“蜀宝”合照(李学群 摄)

然而,熊猫也已演化出无数成功的“角色IP”。电影《功夫熊猫》里的阿宝,有自己的成长故事和世界观,其票房和衍生品本身就是商业核心。现实世界中,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花花”,因其独特的外形与性格,在社交媒体上成为万众追捧的“女明星”,吸引游客专程探访,带动文创产品热销。此时的“花花”,其商业逻辑已无限接近一个角色IP——她本身就是消费的目的地。

Part.04

如何选择:

战略决定一切

经营者在启动任何IP项目前,必须一个终极问题:我是想创造一个全新的IP世界(成为国王),还是想更好地理解我的品牌(派遣大使)?

作为“品牌角色”,熊猫长期是中国和平友好的象征(陈俊汐 摄)

这个答案决定了你的战略方向、资源配置和考核标准。无论是像《哪吒》《功夫熊猫》那样构建引人入胜的IP宇宙,还是像北京亚运会的盼盼、天猫黑猫、京东Joy狗那样为品牌注入人格魅力,从一开始就认清“国王”与“大使”的战略分野,方能精准落子。这,正是IP战略的精髓所在。

本文源自《四川画报》总第415、416期

编辑/肖蓉

审核/鲁琴

终审/陈佳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