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皮肤病类型,才能对症下药
毛孩的皮肤病成因複杂,并非所有搔痒行为都是单纯的过敏反应,主要可分为外部环境刺激、内部系统异常与过敏相关的异位性皮肤炎。外部刺激如寄生虫、细菌与霉菌感染,多与气候潮湿、环境卫生不佳或皮肤屏障受损有关;寄生虫则依寄生部位产生不同症状;而细菌与霉菌常趁皮肤受伤或免疫力下降时入侵。
内部系统异常则包括内分泌失调(如甲状腺、肾上腺问题)及自体免疫疾病(如红斑性狼疮),常伴随其他系统性症状,需全面检查与治疗。
异位性皮肤炎则属于非传染性的过敏性疾病,秋天过敏原增多时容易发作,常见皮肤乾痒、红肿与反覆抓咬导致的继发性感染。由于这些皮肤病症状看起来很像,因此还是得靠兽医师透过皮肤搔刮、细胞观察或胶带贴片等工具来帮忙检查判断。
三大治疗方式,给毛孩最适合的疗程
一旦确诊后,医生会依照毛孩的状况安排适合的治疗方法,常见的治疗选项包括外用疗法(如洗剂与药膏)、口服药物(如抗生素、抗霉菌药、止痒药与免疫调节剂)及针剂注射疗法。近年来如(Cytopoint)这类针剂可针对异位性皮肤炎的痒感提供长效控制,大幅提升毛孩生活品质。

日常预防是关键,让皮肤问题不再反覆
与其等到毛孩抓不停治疗,不如平时就做好预防。饲主应从环境控管做起,保持室内乾燥、定期清洁并降低过敏原的存在。此外,定期洗澡与梳毛有助于早期发现皮肤异状,而每月定期驱虫也是不可忽略的一环。饮食方面则可补充 Omega-3 脂肪酸、维他命 A 与 E、锌等营养素,强化皮肤屏障与抗发炎能力。

别忽略毛孩的讯号
换季不只是气温的转变,更是毛孩健康的一次考验。如果主人发现家中毛孩出现频繁抓痒、掉毛、皮肤红肿等异常现象,千万不要掉以轻心,应尽早就医检查,和兽医师一同找出病因并拟定合适的治疗计画。
守护毛孩的皮肤健康,从日常观察做起,让牠们每个季节都能开心又舒服地度过!
原文出处于此
延伸阅读:
训练狗狗别再只对牠说!专业训练师破解新手饲主的常见迷思犬猫皮肤病会脱毛、搔痒 兽医教你1重点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