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饰专栏|时尚跨界演绎,笼裙裙裤混搭,尽显优雅韵味

这是一篇关于“笼裙”及其混搭风格的文章,希望能满足您的要求:
---
"中国服饰专栏|裙裤混搭的优雅演绎——笼裙"
在时尚的浪潮中,混搭(Mix & Match)早已不是新鲜概念。它鼓励我们打破常规,将不同风格、不同单品进行碰撞,从而创造出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着装风格。而在众多混搭组合中,裙裤混搭以其独特的层次感和多变的可能性,成为了近年来备受青睐的搭配方式。今天,我们就来聚焦于裙裤混搭中一个充满东方韵味与高级感的单品——笼裙,探讨如何用它优雅地演绎现代着装。
"何为“笼裙”?"
笼裙,顾名思义,其形态宛如一个半透明的鸟笼,裙身通常由轻盈飘逸的面料制成,并通过独特的结构设计(如交叉、褶皱、系带等),营造出一种若隐若现、朦胧空灵的视觉效果。它既可以是一件连衣裙,也可以是裙裤的上半部分,裙摆或裤脚处常带有飘逸的裙摆或装饰,使其在行走间摇曳生姿。笼裙的设计灵感常源自东方传统服饰的意蕴,如旗袍的廓形、汉服的飘逸,同时又融入了现代时尚的审美,使其既有古典韵味,又不失摩登感。
"笼裙的混搭魅力:优雅与随性并存"
笼裙的魅力在于

相关内容:

2017年很多人都喜欢玩裤裙混搭风,这类搭配一些品牌中也多有展示。虽然裙加裤的风气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但总不免会让人怀疑:此股风气跟这几年的男士裙装是否有关系。

@洛梅笙

自由撰稿人

尤其关注中国传统服饰文化

与西方时装史

挚爱明朝及民国服饰

以及新艺术主义和Art Deco风格

Vionnet 2017秋冬成衣系列/ Gucci 2017早秋成衣系列

说到裤+裙的搭配,中国人可谓是老祖宗了。裙和裤的搭配,在三国魏晋之后便成了日常主流。当时除了女性最简单的围在腰上的短裙,各种各样的裙子的称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比如单裙、复裙等等。只是年代太久,所以很难对上。而到了隋代之后,大家把这类裙子称为笼裙,比如《中华古今注》中说”隋大业中,炀帝制五色夹缬花罗裙,以赐宫人及百僚母妻,又制单丝罗,以为花笼裙,常侍宴供奉宫人所服。”大业是隋炀帝的年号,在这里其实说的应该是比较正式的服装。罗是当时十分常见的织物,似透非透、影影绰绰。在唐代的很多壁画中,如果仔细看,会发现当时的画师为了表现出这类织物的质感,在裙子里会仔细描裤子的线条。

《簪花仕女图》中所穿的红色笼裙

在中国的服装概念中,尤其是早期,裤子绝对不是内衣,而是与裙子同等重要的部分,所以当时会有很多裙加裤的搭配。在《簪花仕女图》中,所显示的其实也是笼裙,像一条拖尾似的,显得前短后长。到了北宋和辽国,我们依然能看到这样的裙子,只是形态上比唐末五代要简单的多。

宣化辽墓散乐图中女子所穿的笼裙

由于裤装在元代之后很长时间没有再流行起来,所以裙与裤的搭配就很少见了。而在清中叶后,女性又开始流行穿裤。在一些绘画和老照片中则可以看到有些女性在裤子外会围一条半透明的裙子,可能是在天气较热的时候。民国早期,丁悚有一幅画,画的是过端午的情形:画中的女子在给小孩点雄黄,她身上就围了一条很薄的纱裙,可以看到里面裤子。

1876~1880 宁波女子

1919年 丁悚《百美图》中穿笼裙的女子

1914年以后,大家非常热衷于在传统的马面裙上搞创新。其中一种,就是把它改成类似笼裙的形式,即外面罩上一层黑纱、蕾丝或是使用扣子等点缀做成假马面,这是当时女性对裙子的一种中西合壁式的改造。这种裙子的思路和近年流行的双层式纱裙有着异曲同共之妙,差别只是当时还没有开放到可以让底下的裙子露出双腿而已。

1910S后期的一位女士,她的裙子外面罩了一层黑色薄纱,上面点缀包扣和刺绣

1960年 Stan Wayman所拍摄的东方时尚系列中对旗袍的设计

如果把旗袍看成长裙的一种的话,它同样也有里面搭配裤子的形式。只不过现在算起来会穿这种装束的,大概也只有香港的萧芳芳,朱玲玲这些人了。其实洋为中用又何妨呢?

萧芳芳/朱玲玲

想洋气,想变美,想八卦

《时尚芭莎》微信号bazaar-china

时尚圈的杠把子,

不信你就来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