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工具风潮助力代工厂华丽转身,逆袭成就百亿海外大卖传奇

这是一个非常吸引人的商业故事梗概。我们可以将其扩展成一个更详细的叙事框架或故事线,突出其中的关键转折点和成功要素:
"故事标题:" 从代工巨头到出海先锋:XX电动工具品牌(或虚构品牌名,如“力健 PowerForge”)的百亿逆袭之路
"核心主题:" 创新驱动、市场洞察、品牌建设、全球化战略
"故事背景:"
"起点:" 故事的主角是一家位于中国(例如浙江慈溪、广东佛山的某个镇)的电动工具代工厂,名为“XX工具厂”。 "现状:" 该工厂是全球领先的电动工具OEM/ODM供应商,为国际知名品牌(如博世、得伟、牧田等)以及一些区域性品牌代工生产。工厂规模庞大,拥有精湛的制造工艺和庞大的订单,但利润率相对较低,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低附加值环节。老板/核心管理层(如“李总”)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实干家,对制造有深刻理解,但对外部市场和品牌认知相对保守。
"转折点/催化剂:"
1. "内部焦虑:" 随着中国制造成本上升、国际品牌对价格和利润要求提高,以及全球供应链风险加剧,“XX工具厂”面临利润下滑和订单不确定性的压力。李总意识到,单纯依靠代工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寻找新的增长曲线。 2

相关内容:

2025年4月2日,中国卖家经历了惊心动魄的一夜,美国宣布正式对来自中国的商品征收34%的对等关税,这几乎让中国跨境出口企业全面迎来关税上涨压力,对工具类目来说,同样陷入了利润压缩的困境。在这波冲击下,只有那些提前布局海外仓以及销售高附加值产品的企业能够最大程度地保持利润。

从工具类目来看,电动工具凭借技术研发和环保壁垒,在关税冲击中可以保持一定的韧性。然而,面对如此高的关税水平,工具制造企业仍需采取更灵活的策略规避成本风险。工具卖家究竟如何才能稳健出海呢?

电动工具大卖闷声发财

当3C、鞋服、家居等类目在跨境电商赛道发光发热时,一个稍显小众的赛道却在悄然壮大。

2024年前三季度,主营电动工具的巨星科技堪称跨境“利润王”,据财报数据显示,巨星科技营收为110.84亿元,仅次于行业巨头安克创新的164.49亿元,但其盈利表现却十分亮眼,净利润达到19.35亿元,同比增幅接近30%(数据源于AMZ123)。也就是说,它的营收只有安克创新的67%,净利润却比其多4.63个亿。


图/巨星科技WORKPRO官网

这一赛道的上市企业还有格力博、泉峰控股等等,它们均在电商领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格力博旗下的Greenworks品牌享誉欧美,其高压清洗机、割草机、电动修边机时常登上亚马逊BSR榜单。泉峰控股打造EGO品牌,凭借技术底蕴,登上亚马逊手扶式割草机BSR榜单Top3(亿恩网)。

中国工具制造企业初期依托价格优势成功渗透欧美等市场,随着技术创新的进步,在大牌林立的国际市场也有一争之力。据艾瑞咨询报告,2024年中国工具产品出口规模有望突破新高至2241亿元,同比增幅高达13.7%。

全球工具市场前景如何?

工具产品主要包括手动工具、电动工具和气动工具等,广泛应用于园林维护、农业生产、安防保卫、机械维修、房屋建造、室内装修、汽车保养等领域。全球工具产品市场预计2025年达649亿美元,年均增速4%

电动化和锂电化是工具行业的重要趋势,自2020年以来,电动工具已占据全球工具市场60%以上的份额,其便携性、易用性、安全性和环保性显著提升了工具产品的竞争力。

此外,欧美市场是全球工具消费的核心区域,占比高达77.6%(艾瑞咨询)。DIY文化和家庭日常维护需求推动了工具产品的需求增长,美国工具市场增幅略高于全球水平,高购买力也使得美国工具产品人均消费远高于全球水平。

电商渠道的崛起进一步推动了工具产品的销售额。据艾瑞咨询报告,在美国市场,72.7%的工具核心消费者偏好通过综合电商平台购买,而在欧洲市场,这一比例也达到了63.6%。这种渠道偏好为中国品牌绕过传统壁垒,进一步渗透工具市场提供了突破口。

中国工具产业具有深厚的产业基础,形成了珠三角、环渤海、浙江永康、浙江金华和江苏启东等多个产业带。

然而,尽管部分企业通过跨境电商成功品牌化并走向外销,许多工具制造商仍面临产能过剩和利润收紧的困境。主要问题包括产品重合度高、代工模式依赖性强、环保压力大以及供应链成本高等等。

传统工具制造如何走出利润困境,抓住工具出海的红利窗口?

如何走出利润洼地?

巨星科技为例,作为中国最大的电动工具出海企业之一,也曾长期依赖OEM代工模式。

2018年以前,巨星科技主要为行业前十的品牌做代工生产,这种模式下企业利润处在“微笑曲线”的最底端。根据中金公司的报告显示,OEM模式的净利润率仅为5%左右。由于严重依赖沃尔玛、家得宝等线下渠道,企业议价能力较弱难以掌握主动权。

2019年成为巨星科技的重要转折点。这一年公司开始在亚马逊美国站上线工具类品牌WORKPRO,重点开发锂电工具和智能激光测距仪,提升了客单价和溢价率,此后实现了业绩跃升。

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为巨星科技的转型提供了重要助力。根据eMarketer的数据预测,2024年全球电商销售额将达到6.3万亿美元,同比增长8.76%。而工具类产品在亚马逊具备较大的增长空间,JungleScout的报告显示,经营工具与家居类目的跨境卖家占比仅为3%,但同比销售趋势增长14%,这表明该领域竞争压力相对较小,增长潜力较大。

尽管如此,传统制造企业在转型跨境电商的过程中仍面临挑战。首先是跨境人才的缺乏,这使得企业在管理上捉襟见肘。前期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对许多中小企业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负担。

此外跨境选品不精准选择不适合的平台渠道以及适应平台规则等问题也困扰着许多企业,没有海外仓优势也会造成履约效率低下。

工具制造企业如何稳健出海?

对广大工具制造企业来说,面对新的关税政策,需要进一步提升产品附加值,才能保证确保盈利能力。泉峰控股通过技术创新和品牌价值提升,在高端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给工具制造企业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

企业于2014年推出的高电压锂电园林工具品牌EGO,尽管该品牌产品价格最高接近5600美元,较为昂贵,但是凭借技术创新能力仍然备受市场欢迎。

图/泉峰控股官网

1.电动化和智能化

EGO产品采用业界领先的ARC Lithium™电池技术,动力强劲且安静、易用、无污染,受到欧美消费者的喜爱。

2.特种材料应用

EGO产品采用高性能锂电池和轻量化铝合金材料,显著提升了产品的续航能力和便携性。

3.细分市场定位

EGO的产品线非常丰富,涵盖了鼓风机、链锯、修边机、割草机、高枝锯、骑乘式割草机、吹雪机等。产品在多个细分品类中斩获亚马逊BSR。

EGO的成功证明了提升产品附加值的可行性,但这一路径需要高昂的研发成本和巨大的资金投入。对广大中小企业来说,亿迈跨境分销平台提供了一条更高效、成本更低的出海路径。

亿迈跨境分销:助力工具制造企业高效出海!

亿迈通过提供专业的跨境电商B2B分销交易服务,简化了制造企业的跨境分销流程,实现了资源的高效配置,并携手制造企业共同开拓全球市场。企业只需专注于备货,而其他环节由平台完成。通过扩大销售渠道,企业可以抓住跨境红利,节省获客成本。此外,供货方拥有定价权,使得制造企业的利润空间更大。

1.海外仓直发:提前备货海外仓锁定旧税率。亿迈精选行业头部海外仓合作,履约体系成熟高效。入驻初期免租金,降低投入成本。

2.精准化供给:亿迈深耕欧美电商市场,利用AI大数据选品,提高产品销售效率。

3.稳定的渠道:稳定对接300+跨境卖家客户,降低供应商的获客成本,支持100%圈存后不退货,为供应商销量托底。

4.数字化管理:亿迈云系统全流程监控,实时管理订单和物流,加速商品流通,合规风控体系保驾护航。

跨境分销能让企业轻量化出海,试错成本较低。全球工具市场前景乐观,但制造企业需在跨境渠道拓展方面持续发力,并持续优化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才能抓住出海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