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说法,并提供更准确的建议。
"分析说法:“合同漏写品牌型号?收到假货只能认栽!”"
这种说法过于绝对,不完全正确。
1.  "合同的重要性":合同确实是双方权利义务的依据。写明品牌、型号、规格、数量、质量标准等详细信息,对于明确标的物至关重要。
2.  "漏写品牌型号的风险":确实,如果合同漏写了关键的“品牌型号”,在后续发生纠纷时,双方就“合同约定的具体标的物是什么”容易产生争议。
       "对你(买家)不利":卖家可能会辩称合同没写,他们交付的“类似”产品(即使是假货,但外观、名称相似)就是合同标的,或者声称你接受时没有提出异议。这使得你主张“收到假货”并要求赔偿的证据难度加大。
       "对卖家不利":如果他们交付了与合同预期严重不符的产品(即使是真货,但品牌型号不对),你也可能以此为由拒绝付款或要求减少价款/退货。
3.  "“只能认栽”是错误的":“认栽”(认倒霉)意味着放弃追究责任。即使合同漏写了,你仍然有权根据其他证据和法律规定尝试维权。
4.  "“这行字能让你稳拿赔偿”是夸大其词":“稳拿”意味着100%成功,这在法律实践中几乎不可能
相关内容:
杭州的周老板至今想不通,明明订的是“华为Mate50 Pro”,收到的却是贴满外文标签的杂牌子手机,找供应商索赔时,对方却掏出合同说:“你合同上只写了‘智能手机’,我这也是智能手机啊。”一句话堵得他哑口无言——就因为合同里没写清品牌型号,30万货款差点打了水漂。
合同里的“品牌型号”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是给商品上的“身份证”。少了这行字,对方送来了假货、仿品,你都可能吃哑巴亏。
一、没写品牌型号,对方敢把“萝卜”当“人参”送
上海某餐厅订了500斤“章丘大葱”,合同只写“大葱”二字。结果收到的是普通大葱,葱白细得像手指。餐厅老板气冲冲找供应商理论,对方拿出合同冷笑:“你看清楚,写的是‘大葱’,我这没毛病。”打官司时,法院虽觉得供应商不地道,但合同条款模糊,最终只判退20%货款,餐厅白白亏了4万块。
更糟的是电子产品采购。某公司订“苹果笔记本电脑”,合同简写“笔记本电脑10台”,收到的却是某杂牌子,配置差了三个档次。供应商辩称“你没说要苹果啊”,法院查遍合同没找到品牌字样,只能按“合格产品”判,公司不仅没拿到赔偿,还得付全款。
这些坑的根源都一样:合同没写清品牌型号,等于给了对方“偷梁换柱”的机会。对方送什么,你都很难证明“不对”,毕竟“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大葱”这些词,能套进无数种商品里。
二、写清“品牌型号+附照片”,假货变“证据”
深圳的陈姐就吃过一次亏后学乖了。第二次订“大疆御3无人机”时,她在合同里写得明明白白:“采购大疆(DJI)品牌御3(Mavic 3)无人机5台,型号为CP.MA.00000272.01,机身序列号需与官网可查信息一致,附产品官方图片(见附件1)。”
结果供应商送来的是翻新机,序列号查不到。陈姐直接拿着合同和官网截图去法院,法官一看:合同品牌、型号、图片全对上了,翻新机明显不符合约定。最终供应商不仅全额退款,还赔了3倍货款。
这就是“品牌型号+照片”的威力:
- 品牌锁定范围:“大疆”排除了所有杂牌子;
- 型号精准定位:“Mavic 3 CP.MA.00000272.01”锁定了具体版本,连配置都没法乱换;
- 照片作为直观证据:对方送的货和附件照片对不上,一眼就能看出问题。
某建筑公司采购钢筋时,在合同写清“首钢牌HRB400E直径25mm螺纹钢,附钢厂出具的质量证明书样本(见附件)”,后来供应商送来的钢筋品牌不对,公司直接拒收,对方乖乖换了货——光合同里那行具体到型号的字,就足够让对方不敢耍花样。
三、这3类商品尤其要写清品牌型号,少一个字都可能翻车
❶ 电子产品/电器
手机、电脑、仪器等商品,同功能不同品牌差价能差10倍。比如“小米13 Pro”和“某山寨小米13 Pro”,外观相似,性能天差地别。合同必须写:品牌(小米)+型号(13 Pro)+存储配置(12GB+512GB)+颜色(旷野绿),附官方产品页截图。
❷ 建材/工业零件
钢筋、电缆、轴承等,品牌直接关联质量。某工地订“天津大桥牌J422焊条”,合同漏了品牌,收到的是小厂焊条,焊口一掰就裂。补签合同时,他们加了“焊条需为天津大桥牌J422型号,符合GB/T 5117-2012标准,附品牌包装照片”,从此再没出过岔子。
❸ 美妆/奢侈品
代购或批量采购时,“雅诗兰黛小棕瓶”得写清“雅诗兰黛(Estée Lauder)特润修护肌活精华露(小棕瓶),规格50ml,生产批号需为3位代码(如A70)”,附正品包装细节图(比如瓶盖logo浮雕样式)。曾有公司订“香奈儿5号香水”,没写型号,收到的是试用装,打官司都难赢。
四、已签的合同没写清?立刻补这2样东西
如果合同已经签了,发现没写品牌型号,别慌,赶紧做这两件事:
1. 发书面确认函
给对方发邮件或快递,写清“双方确认,本次采购的XX商品为XX品牌XX型号(附产品图片),与合同第X条约定一致”,让对方盖章回传。某服装店就靠这招,在收到错版衣服后,凭对方回传的确认函,顺利让供应商换货。
2. 要求对方提供“品牌型号承诺”
让对方出具书面承诺:“本次供应的XX商品,确为XX品牌XX型号,符合该品牌官方标准”,并加盖公章。这相当于给商品上了“二次保险”,万一出事,承诺函就是铁证。
现在就翻出你的合同!
不管是刚签的还是正在履行的,立刻检查“商品描述”栏:
- 有没有明确的品牌名?
- 型号是不是具体到了规格(如尺寸、配置、批号)?
- 有没有附官方图片或参数表?
少一样,今晚就拟补充协议;缺两样,马上联系对方确认品牌型号。记住,合同里多写一行品牌型号,比纠纷时说一万句“我要的不是这个”都管用——这行字,才是你对抗假货的“护身符”。
别等收到假货才追悔莫及,现在就动手补全,让每个字都成为你的保障。<|FCResponseEnd|># 《合同漏写品牌型号?收到假货只能认栽!这行字能让你稳拿赔偿》
杭州的周老板至今想不通,明明订的是“华为Mate50 Pro”,收到的却是贴满外文标签的杂牌子手机,找供应商索赔时,对方却掏出合同说:“你合同上只写了‘智能手机’,我这也是智能手机啊。”一句话堵得他哑口无言——就因为合同里没写清品牌型号,30万货款差点打了水漂。
合同里的“品牌型号”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是给商品上的“身份证”。少了这行字,对方送来了假货、仿品,你都可能吃哑巴亏。
一、没写品牌型号,对方敢把“萝卜”当“人参”送
上海某餐厅订了500斤“章丘大葱”,合同只写“大葱”二字。结果收到的是普通大葱,葱白细得像手指。餐厅老板气冲冲找供应商理论,对方拿出合同冷笑:“你看清楚,写的是‘大葱’,我这没毛病。”打官司时,法院虽觉得供应商不地道,但合同条款模糊,最终只判退20%货款,餐厅白白亏了4万块。
更糟的是电子产品采购。某公司订“苹果笔记本电脑”,合同简写“笔记本电脑10台”,收到的却是某杂牌子,配置差了三个档次。供应商辩称“你没说要苹果啊”,法院查遍合同没找到品牌字样,只能按“合格产品”判,公司不仅没拿到赔偿,还得付全款。
这些坑的根源都一样:合同没写清品牌型号,等于给了对方“偷梁换柱”的机会。对方送什么,你都很难证明“不对”,毕竟“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大葱”这些词,能套进无数种商品里。
二、写清“品牌型号+附照片”,假货变“证据”
深圳的陈姐就吃过一次亏后学乖了。第二次订“大疆御3无人机”时,她在合同里写得明明白白:“采购大疆(DJI)品牌御3(Mavic 3)无人机5台,型号为CP.MA.00000272.01,机身序列号需与官网可查信息一致,附产品官方图片(见附件1)。”
结果供应商送来的是翻新机,序列号查不到。陈姐直接拿着合同和官网截图去法院,法官一看:合同品牌、型号、图片全对上了,翻新机明显不符合约定。最终供应商不仅全额退款,还赔了3倍货款。
这就是“品牌型号+照片”的威力:
- 品牌锁定范围:“大疆”排除了所有杂牌子;
- 型号精准定位:“Mavic 3 CP.MA.00000272.01”锁定了具体版本,连配置都没法乱换;
- 照片作为直观证据:对方送的货和附件照片对不上,一眼就能看出问题。
某建筑公司采购钢筋时,在合同写清“首钢牌HRB400E直径25mm螺纹钢,附钢厂出具的质量证明书样本(见附件)”,后来供应商送来的钢筋品牌不对,公司直接拒收,对方乖乖换了货——光合同里那行具体到型号的字,就足够让对方不敢耍花样。
三、这3类商品尤其要写清品牌型号,少一个字都可能翻车
❶ 电子产品/电器
手机、电脑、仪器等商品,同功能不同品牌差价能差10倍。比如“小米13 Pro”和“某山寨小米13 Pro”,外观相似,性能天差地别。合同必须写:品牌(小米)+型号(13 Pro)+存储配置(12GB+512GB)+颜色(旷野绿),附官方产品页截图。
❷ 建材/工业零件
钢筋、电缆、轴承等,品牌直接关联质量。某工地订“天津大桥牌J422焊条”,合同漏了品牌,收到的是小厂焊条,焊口一掰就裂。补签合同时,他们加了“焊条需为天津大桥牌J422型号,符合GB/T 5117-2012标准,附品牌包装照片”,从此再没出过岔子。
❸ 美妆/奢侈品
代购或批量采购时,“雅诗兰黛小棕瓶”得写清“雅诗兰黛(Estée Lauder)特润修护肌活精华露(小棕瓶),规格50ml,生产批号需为3位代码(如A70)”,附正品包装细节图(比如瓶盖logo浮雕样式)。曾有公司订“香奈儿5号香水”,没写型号,收到的是试用装,打官司都难赢。
四、已签的合同没写清?立刻补这2样东西
如果合同已经签了,发现没写品牌型号,别慌,赶紧做这两件事:
1. 发书面确认函
给对方发邮件或快递,写清“双方确认,本次采购的XX商品为XX品牌XX型号(附产品图片),与合同第X条约定一致”,让对方盖章回传。某服装店就靠这招,在收到错版衣服后,凭对方回传的确认函,顺利让供应商换货。
2. 要求对方提供“品牌型号承诺”
让对方出具书面承诺:“本次供应的XX商品,确为XX品牌XX型号,符合该品牌官方标准”,并加盖公章。这相当于给商品上了“二次保险”,万一出事,承诺函就是铁证。
现在就翻出你的合同!
不管是刚签的还是正在履行的,立刻检查“商品描述”栏:
- 有没有明确的品牌名?
- 型号是不是具体到了规格(如尺寸、配置、批号)?
- 有没有附官方图片或参数表?
少一样,今晚就拟补充协议;缺两样,马上联系对方确认品牌型号。记住,合同里多写一行品牌型号,比纠纷时说一万句“我要的不是这个”都管用——这行字,才是你对抗假货的“护身符”。
别等收到假货才追悔莫及,现在就动手补全,让每个字都成为你的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