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确实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知名餐饮店在垃圾分类方面“玩出新花样”,通常不仅仅是遵守法规,更是将其作为品牌形象、社会责任和顾客体验的一部分进行创新。以下是一些可能出现的“新花样”:
1. "智能分类设备的应用:"
"智能垃圾桶:" 引入带有传感器或AI识别功能的垃圾桶,能更准确地区分可回收物、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甚至指导顾客正确投放。
"自动分选设备:" 对于大型连锁餐饮店,后厨可能会引入小型自动分选设备,处理大量的厨余垃圾和油污,提高效率和分类质量。
2. "游戏化与互动体验:"
"垃圾分类游戏:" 在餐厅内设置互动屏幕或桌游,让顾客(尤其是儿童)在等待或用餐时,通过游戏学习垃圾分类知识,完成任务可能获得小折扣或小礼品。
"打卡挑战:" 结合社交媒体,鼓励顾客正确进行垃圾分类并拍照打卡,分享到指定话题,门店会给予积分或优惠券作为奖励。
3. "创意物料设计:"
"特色垃圾桶:" 垃圾桶的设计不再单调,可能与餐厅的装修风格、品牌元素甚至菜品的特色相结合,成为餐厅的装饰亮点。
"提示性标识:" 使用生动形象、幽默风趣或充满设计感的标识,清晰直观地告知顾客
相关内容:

麦当劳员工根据指引投放垃圾。

星巴克员工给垃圾桶套上不同颜色垃圾袋。
■ 深圳特区报记者 林清容 实习生 陈宇彬 文/图
外出就餐是深圳人的日常,一些“网红”门店更是吸引人们排队打卡,深圳垃圾分类进入强制时代后,餐饮门店有没有开展垃圾分类?顾客吃完就走了,如何调动顾客主动做垃圾分类的积极性?
近日,深圳市垃圾分类推广大使走进麦当劳和星巴克。作为备受年轻人喜爱的两家餐饮企业,他们通过原创设计更时尚、更符合垃圾产生实际情况的分类桶,把垃圾分类融入企业文化等多样做法,引领垃圾分类新潮流。
专门设计更时尚更实用的分类桶
位于罗湖区东门步行街的麦当劳光华店是内地第一家麦当劳门店,人流量一直很大。在门店进入二层的楼梯口就能看到一张醒目的垃圾分类宣传海报,通过图示指引垃圾分类投放的标准。
店内中间位置,摆放了一组垃圾分类桶,每个桶大小不一,桶身上不仅有分类标识,还细致列举了可以投放的垃圾种类,引人注意的是,有一个专门用来投放水和冰块的桶。
“9月1日前,深圳市所有的麦当劳餐厅统一对垃圾箱做了升级改造,特别把厨余垃圾分成了两块,一个是食物残渣,另外一个是水和冰块,避免水分进入食物残渣。”深圳麦当劳营运经理杨栖表示,他们曾经对餐饮店到底应该怎么做好垃圾分类也有一些困惑,所幸的是公司了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事务中心的专业讲师给他们进行了专业培训,帮助员工加深了对垃圾分类的理解。希望通过更实用的设置,能更人性化的引导店员和顾客按照指引投放垃圾。
家住附近的市民刘先生用完餐后,他感受到店里垃圾分类的气氛,“这个垃圾桶的设计还挺精巧的,我感觉花了心思,如果是自己来丢吃剩的东西,跟着提示投也不难。”
杨栖观察到,虽然有顾客会主动进行垃圾分类,但总的来说参与度不是非常高,他们欢迎义工来餐厅一起引导顾客做好垃圾分类。
将垃圾分类融入企业文化
像麦当劳一样把垃圾分类融入门店日常运营的还有星巴克。星巴克东门茂业店面积不大,垃圾箱也放置在中间位置,没有顾客因为旁边是垃圾箱避而远之。该垃圾箱外观是木头材质,垃圾桶隐藏在其中,干净整洁。
垃圾箱上摆放着“垃圾分类知多点”的立牌,张贴了分类标识,每个垃圾桶中套用的垃圾袋的颜色不一样,与深圳分类标准的要求一致。
“垃圾袋的颜色是按照标准定制的,店里产生的其他垃圾最多,垃圾桶也大,有害垃圾非常少。”店长蔡凤羽介绍,今年年初,深圳星巴克开始准备垃圾分类,对员工进行垃圾分类培训,新员工入职时会有垃圾分类试题,错误率高的内容会重点培训,让他们能够规范操作。
该店一名员工白小姐拿出手机展示了她因为垃圾分类工作做得好而获得的公司奖励。奖励有电子“绿围裙卡”、线上绿豆豆等,是个人业绩的体现,在她看来垃圾分类已经融入企业文化。
市民陈小姐是星巴克的常客,她笑着说,她参加过星巴克咖啡教室的分享活动,如果有人答对垃圾分类提问,会有免费增杯等奖励,通过这些环节,她学到了一些垃圾分类的知识,
据了解,星巴克还注重从源头减量,比如,把塑料吸管改为纸质吸管,材质更加环保;开发直饮杯盖,减少吸管的使用;外卖提供是否需要餐具的选项等等。
垃圾分类推广大使话你知
希望全市餐饮店形成垃圾分类特色
“这两家餐饮品牌门店多,影响力大,他们做好垃圾分类推广,会让市民更容易接受。”深圳市垃圾分类推广大使张玉清给两家门店点赞,并呼吁,全市餐饮门店都应该借鉴这些垃圾分类的做法,还要创新,形成自家垃圾分类的特色,为顾客提供垃圾分类的环境。她建议,可以通过积分兑奖等形式鼓励做好垃圾分类的顾客,让“欢迎参与垃圾分类”这句话像“你好欢迎光临”一样,成为店员与顾客交流的常态语言。
张玉清——深圳市义工联环保生态组大组长,青青环保志愿者协会会长,曾荣获深圳市五星级义工、深圳百优义工、深圳市最美志愿者等多项荣誉,从2012年开始一直致力于宣传推广垃圾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