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伦敦世旅会现场,感受中国旅游的无限魅力

这是一篇以记者手记形式,从伦敦世界旅游交易会(WTM)感受中国吸引力的文章,供您参考:
---
"记者手记:从伦敦世界旅游交易会感受中国吸引力"
"伦敦,英国 –" 当伦敦的天气依旧阴冷,笼罩着一层岁末的萧瑟时,位于城市心脏地带的展览中心内却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作为全球旅游业的顶级盛会——第37届伦敦世界旅游交易会(WTM)正以它独有的魅力,汇聚着全球的旅游买手、品牌方、政策制定者与行业先锋。作为一名穿梭于这片“旅游盛宴”中的记者,我有幸近距离观察和感受,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无疑是中国正以其前所未有的活力和深度,吸引着世界的目光。
步入WTM的主展区,一个巨大的“中国旅游”联合展台立刻映入眼帘。与往届相比,今年的展台不仅规模扩大,更在设计和内容上展现出鲜明的时代感和创新力。从宏伟的布景到详实的资料,再到现场生动的互动体验,无不传递出中国旅游业自信开放、拥抱世界的姿态。
"“不止是长城和故宫”—— 深度体验成为关键词"
与展台前的交谈中,我明显感受到,国际同行们对中国兴趣的焦点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过去,“中国”可能更多意味着标志性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遗迹。但现在,“深度”、“体验

相关内容:

华社伦敦11月6日电 记者手记丨从伦敦世界旅游交易会感受中国吸引力

新华社记者高文成 于艾岑

2025年伦敦世界旅游交易会4日至6日在英国伦敦举行。作为全球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的专业旅游展会之一,本次交易会汇聚了约180个国家和地区的约5000家参展商。从设计、展陈到互动,各地努力展示自身特色,处处是商业洽谈的热烈场景。

中国展区成为本届交易会一大亮点。交易会官方新闻发布指出:“在伦敦世界旅游交易会的第一天,可持续发展、旅游投资和中国市场的崛起成为关注焦点。”

中国的吸引力,体现在中国旅游目的地的独特魅力,让越来越多人渴望走进中国、体验中国。本届交易会中国展区以“中国旅游:创新融合 绿色发展”为主题,总面积达402平方米,创下该交易会中国展区规模历史之最。

熊猫形象跃动在展馆主屏幕,经典古诗词条幅点缀其间,中国各地文旅特色精彩呈现……中国展区打造出一条沉浸式文化长廊,吸引大量观众驻足观赏、交流咨询。外国宾客看表演、写书法、品茶香,在沉浸式感受中国文化的同时,积极探寻合作机遇。

中国驻伦敦旅游办事处主任张力介绍:“展区设计不仅展现传统、经典的中国文化元素,更融入了绿色、创新等理念,既顺应世界旅游业发展趋势,更生动展示了中国对高质量发展的追求。”

在5日举行的本届交易会最佳展区评选颁奖仪式上,中国展区脱颖而出,荣获“最佳展区设计大奖”,成为亚洲地区唯一获此殊荣的国家展区。颁奖嘉宾、主办方励展博览集团代表乔纳森·霍尔说:“今年中国展区设计精美,充分展现了‘你好中国’的风貌。”

在中国展区的火爆人气中,参展成果纷纷落地。来自湖北等地的参展代表告诉记者,目前已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将借助这一平台,吸引更多英国及全球游客体验“中国游”。

中国游客群体的巨大增长潜力成为与会者另一大关注焦点。在交易会举办的探讨中国新一轮出境游趋势活动中,许多参会代表表示,旅游目的地及旅游品牌正调整营销方式和产品服务,以满足中国游客需求。英国旅游局代表罗宾·约翰逊指出,面对中国游客群体,如今的核心目标是“激发旅行意愿”,而非单纯销售旅行线路。

漫步展会,亚裔乃至中国面孔出现在不少国家和地区的参展代表中,苏格兰旅游局东亚业务主管周家蜜便是其中之一。她告诉记者,如今中国自由行客人增长迅猛,其需求不再是单纯打卡景点,而是更看重深度文化体验,因此苏格兰旅游局正着力推广体验式产品。“比如在爱丁堡,游客可以穿上苏格兰格子裙,听设计师讲述通过代表家族部落的格子判断姓氏的故事,让游客真正感受苏格兰的文化魅力。”

在沙特阿拉伯展区,记者更直观感受到中国旅游市场“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双向吸引力。得知记者来自中国后,沙特“2030愿景”框架下“生活质量”投资项目负责人阿卜杜勒拉赫曼·安巴尔与穆罕默德·沙拜利主动向记者介绍,沙特旅游产品丰富多样,文化体验、娱乐休闲、购物、体育活动等项目不一而足,“夏天能看绿树成荫,冬天能去雪地滑雪”。

沙拜利说,为吸引中国朋友,沙特推出了很多举措,比如积极推广中文教育。“如今在沙特,很多导游都会说普通话。到了机场,能看到阿拉伯语、中文和英语三种语言的标识。”

安巴尔的孩子正在学习普通话,他笑着说:“我的孩子总问我:‘爸爸,你什么时候带我们去中国?’”他相信,孩子去中国一定会不虚此行,因为“中国有太多值得体验的东西,服务水平很高,极具吸引力”。

本届交易会还举办了“中国之夜——‘你好!中国’主题旅游推广活动”。英国品牌金融公司董事长戴维·黑格告诉记者:“中国正在大力发展入境旅游,同时很多中国人也出境旅游,这种双向互动会增强人们对中国的认知,对提升中国的软实力非常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