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辟谣一下关于“一年最多拍几次CT”这个体检季的热门话题。
"辟谣标题:体检季被问爆:一年最多拍几次CT?——今日辟谣(2025年11月13日)"
"辟谣正文:"
最近,随着体检季的到来,“一年最多能拍几次CT”成了大家问得最多的问题。很多人担心CT检查的辐射对健康不利,因此非常关注每年进行CT检查的频率限制。今天,我们就来权威辟谣,并为大家答疑解惑。
"核心辟谣点:"
"并没有一个适用于所有人的、绝对的“一年最多拍几次CT”的次数限制。"
"为什么没有统一标准?"
1. "个体化需求差异巨大:"
"病情需要是首要原则:" CT检查是一种重要的医学影像工具,主要用于诊断疾病、评估治疗效果或监测病情变化。是否需要做CT检查,以及做多少次,完全取决于患者的具体病情、诊断需求。例如,一个患有严重肺部感染的患者,可能需要短期内多次CT检查来观察病情进展;而一个健康体检者,如果没有任何症状和病史,通常不需要做CT。
"不同部位、不同类型的CT辐射剂量不同:" 头部CT的辐射剂量通常低于胸部CT,而胸部CT又可能低于腹部或盆腔CT。一次胸部CT的辐射剂量,可能相当于几百次X光片,但用于
相关内容:

2025年11月13日

谣 言 天津食品街着火?

真相:11月12日上午,某网民发布一则视频信息,称天津市和平区“南市食品街发生火情”,视频画面显示有建筑物上方冒烟,引发关注。经核实,相关网传信息为谣言。真实情况为:和平区消防救援支队12日上午在南市食品街(和平区慎益大街与荣业大街交汇处)开展消防主题活动暨真烟真火无人机侦察灭火救援实战演练,并未发生火情。(来源:“天津辟谣”微信公众号)

科 普 体检季被问爆的问题:一年最多拍几次CT?
详情:每到体检季,不少人都会在是否做CT检查这件事上犯起犹豫:既担心检查不够而耽误病情,又害怕辐射过量影响健康。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明确,年辐射剂量低于100毫西弗时,肿瘤发生率无明显增加。一次普通CT辐射为2-15毫西弗,增强CT为5-20毫西弗,远低于安全阈值。按最高剂量计算,每年普通CT不超过7次,增强CT不超过5次,无需担忧。CT检查的决策原则应该是必要性和紧迫性,在疾病诊断的关键时刻,CT提供的准确信息可能挽救生命,其获益远大于潜在风险。(来源:@科技日报)

通 报 汽车行业网络乱象专项整治行动公开曝光一批典型案例
详情:近期,国家网信办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深入开展汽车行业网络乱象专项整治行动,从严整治散布虚假不实信息,恶意抹黑诋毁汽车企业、汽车产品等违法违规行为。现将部分典型案例通报如下:
1.“大眼哥说车”等账号发布贬损性信息,侵害企业商誉和产品信誉。抖音账号“大眼哥说车”、今日账号“电电加电”、快手账号“森哥电车”等,随意发布贬损性言论,恶意诋毁某汽车企业品牌、辱骂企业家并持续炒作。涉及的账号已被依法依约采取关闭等处置措施。
2.“高见观潮”等账号散布虚假不实信息,恶意诋毁攻击企业。今日账号“高见观潮”、微信公众账号“象视汽车”、微博账号“大D有态度”等,编发涉某汽车企业虚假信息,诋毁攻击企业产品质量,恶意唱衰企业经营状况。涉及的账号已被依法依约采取处置措施。
3.“我是大彬同学”等账号恶意集纳企业负面信息,诋毁攻击企业产品。微博账号“我是大彬同学”、抖音账号“石头搞机”、哔哩哔哩账号“赛车星冰乐”等,为博眼球、吸流量,集纳企业负面信息、蹭炒涉企热点事件、煽动群体对立。涉及的账号已被依法依约采取处置措施。
4.“易车榜”等账号巧立名目发布汽车销量榜单,干扰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微博账号“易车榜”“孙少军09”、微信公众账号“数典汽车排行榜”“中汽数研”“大侠侃车”等,频繁发布未经核实,甚至捏造、杜撰的汽车销量数据,误导消费者,干扰汽车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涉及的账号已被依法依约采取处置措施。
5.“王武松”等“转世”账号继续发布不实信息,抹黑诋毁汽车企业。抖音账号“王说车”“987疯狂奶爸”因多次歪曲事实诋毁新能源汽车性能,恶意抹黑某汽车企业形象声誉被依法依约关闭。上述账号使用主体,在抖音、小红书、百度等平台注册“王武松”“疯狂斯坦森”等账号,继续发布主观测评信息,抹黑攻击某新能源汽车企业产品质量。涉及的账号已被依法依约采取关闭措施。(来源:“网信中国”微信公众号)
通 报 散布“买卖儿童器官”“移动手术车”等网络谣言制造恐慌,一网民被处罚
详情:近日,福建省福安市公安机关快速查处一起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案,依法对造谣网民作出行政处罚。
2025年10月14日,林某(女,36岁)为吸粉引流、博取关注,在某短视频平台发布了内容为“穆阳等地出现人贩子买卖儿童器官”“移动手术车”等谣言信息,造成当地居民恐慌,引发大量网民关注,扰乱社会公共秩序。经查证,林某发布的信息纯属虚构。目前,属地公安机关已依法对林某处以行政处罚。(来源:“公安部网安局”微信公众号)
编辑 刘佳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