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服饰品牌排行榜再洗牌,古驰跌至第10,爱马仕稳居第4,LV重返亚军宝座

根据权威市场研究机构 Brand Finance 发布的 2024 年度《全球最具价值奢侈品牌榜》(The Top 50 Most Valuable Luxury Brands 2024),全球第一服饰品牌的位置发生了变化。
以下是榜单中与您提到的品牌相关的排名:
"爱马仕 (Hermès)":以 478.7 亿美元的品牌价值,排名 "第 4",位列所有奢侈品牌(不限品类)的第 4 名。 "路易威登 (Louis Vuitton)":以 464.5 亿美元的品牌价值,排名 "第 2",位列所有奢侈品牌(不限品类)的第 2 名。 "古驰 (Gucci)":以 390.9 亿美元的品牌价值,排名 "第 10",位列所有奢侈品牌(不限品类)的第 10 名。
这个榜单衡量的是品牌价值,并不仅仅基于销售额。它综合考虑了品牌的财务表现、市场表现、品牌强度、知识产权等多种因素。
因此,根据这份报告:
"路易威登 (LV)" 位居全球奢侈品牌价值第 2 名。 "古驰 (Gucci)" 位居全球奢侈品牌价值第 10 名。 "爱马仕 (Hermès)" 位居全球奢侈品牌价值第 4 名。
需要注意的是,这份榜单衡量的是"品牌价值",而不是纯粹的"销售额"排名。此外,这份

相关内容:

“花了三个月工资买的LV,居然被一双运动鞋挤到第三名?”——2025年BrandFinance榜单刚公布,朋友圈就炸锅了,有人把截图甩进群里,配文只有两个字:离谱。

离谱归离谱,数字冷冰冰。香奈儿379亿美元坐稳第一,耐克503亿美元反超LV的498亿美元,爱马仕屈居第四,古驰直接滑到第十。上一次看到这种换位,还是iPhone把诺基亚踢出舞台。

奢侈品老钱们估计也懵:卖得越来越贵,怎么账面反而被一双“踩马路”的鞋超了?答案其实藏在地铁里——早高峰十个人里六个穿运动鞋,两个穿老爹鞋,剩下两个才踩着皮鞋。脚不会说谎,舒服才是硬通货。

运动品牌赢就赢在“天天能穿”。再贵的箱子,一年出差两次就锁进衣柜;再限量的包包,换背三天怕雨淋;可一双跑鞋,能通勤能健身能买菜,logo还能24小时刷步数。高频打低频,奢侈品再闪也熬不过“日日相见”。

另一边,中国品牌依旧“偏科”。周大福、安踏、波司登挤进榜,全靠珠宝和羽绒服,故事讲得再响,也绕不开“功能性”三个字。说白了,人家问“你今天穿啥潮牌”,答“波司登”总有点出戏,像把保温杯带进夜店,实用但不够嗨。

安踏这几年猛砸钱,把FILA、Salomon、始祖鸟收入囊中,财报好看,股价也飘。可品牌价值还是只有耐克的零头,问题不在质量,而在“文化音量”。年轻人可以为一双AJ熬夜抽签,却很少有人愿意为安踏拍短视频——不是鞋不好,是故事没拍到心坎上。

故事怎么拍?李宁给了一个参考答案:把“番茄炒蛋”配色搬上纽约时装周,老外一眼看懂中国色,国内年轻人瞬间get到“国潮”两个字。那天朋友圈刷屏,不是广告,是自豪感。情绪值一旦拉满,价格就能涨,二手平台甚至炒到原价三倍。

但光靠一次走秀不够。可持续、数字化、元宇宙,这些听起来像PPT的词汇,正悄悄决定下一轮的座次。Gucci用再生尼龙做包,LV在游戏里卖皮肤,耐克把球鞋做成NFT,一秒售罄。老钱和新贵都在给产品装“外挂”,中国品牌如果还只卷“鹅绒含量”,差距只会越拉越大。

更扎心的是,消费者已经学会“用脚投票”。同样一千块,买运动鞋能穿三百天,买轻奢皮带只能搭两条裤子。经济越精打细算,越倾向于“天天用得上的炫耀”。奢侈品想翻盘,得先让产品“下凡”,可一旦下凡,稀缺性又打折,左右互搏,比走钢丝还难。

于是,2025年的榜单像一面镜子:品牌值不值钱,不再看谁历史长,而看谁能在普通人生活里刷存在感。香奈儿能登顶,靠的是经典flap包“从18岁背到80岁”的神话;耐克能超车,靠的是“从晨跑到夜店”的全场景入侵;中国品牌想挤进前排,先得一个问题:除了“保暖”“珠宝”,明天出门,还有什么非穿你不可?

答案也许不在工厂,而在地铁广告、在综艺冠名、在电竞联名、在小程序里那双“预约抢购”的按钮。年轻人要的不是一件商品,是一张“我懂你”的截图。截得到,就上位;截不到,继续陪跑。

所以,下次再看到“全球第一又换人”,别急着惊讶。品牌江湖,从来是“谁天天被需要,谁就能天天值钱”。奢侈品、运动牌、国货,都一样。毕竟,人的脚只有一双,今天穿你,明天就可能换他;谁先把“每天出门”变成“非你不可”,谁就握住了下一届榜单的遥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