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克10 EM(领克10插电混动版)在上市首月就取得了亮眼的成绩,成功跻身销量榜前三名。这一成绩不仅体现了消费者对领克品牌的认可,也展示了领克10 EM在市场上的强劲竞争力。
领克10 EM作为领克品牌的一款重要车型,采用了先进的插电混动技术,兼顾了动力性能和燃油经济性。同时,它还拥有时尚动感的外观设计、宽敞舒适的内饰空间以及丰富的智能科技配置,这些都为消费者提供了出色的用车体验。
此外,领克10 EM还符合当前环保趋势和政策导向,满足了越来越多消费者对绿色出行的需求。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不断发展壮大,领克10 EM有望在未来的市场中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相关内容:
一上来就挤进销量榜前三,这种事情不多见。车子刚上市,就有人真金白银地买,首月就做到了这个成绩,然后很快就造出了一万台。领克10EM-P这开头,确实有点东西。

什么东西让大家这么愿意掏钱?
听说这车在选配置上,让人省了不少心。它不像别的车,分好几个等级,低配的缺这个,高配的少那个,让人头疼。它直接把一些好东西,弄成了每辆车都有的。
比如那个eAWD智电四驱。
还有那个激光雷达。
买车的人不用再为了要不要四驱、有没有雷达这种事纠结半天。有人说,这样一来,选择变得简单了,不用因为钱不够就放弃想要的功能,省了不少麻烦。
这种做法,背后得有底气才行。
它的动力系统叫EM-P智能电混,一个发动机,配上电驱,后面还有一个P4电机。这些东西凑在一起,能弄出390千瓦的功率和755牛·米的扭矩。车子跑起来,从零到一百公里每小时,用5。1秒。

这么猛,费油吗?
让人想不到的是,在电池没电的情况下,它一百公里只烧4。2升油。这对于一辆性能不差的中大型轿车来说,是个挺实在的数字。
那个后桥的P4电机,反应速度是10毫秒。这是什么概念?就是在路上遇到下雨、下雪,路面滑了,它能瞬间介入,把车子从两驱变成四驱,整个过程快到开车的人自己都察觉不到。这不只是为了开着爽,更多的是为了安全。
车子的骨架也很重要。
领克10EM-P是在一个叫CMA Evo的平台上造的。它的前悬架是纯铝合金的双叉臂,后悬架是增强版的五连杆。悬架还有液压可变阻尼技术,听起来复杂,其实就是为了让车子开起来既舒服,又稳当。

这些东西不是摆设,赛道级的调校让它从一百公里时速刹车到停住,只要35。5米。麋鹿测试,一个考验车子躲闪能力的项目,它的成绩是83。2公里每小时。这说明,这辆车不光能跑得快,关键时候也站得住、躲得开。
现在的人开车,离不开智能。
这车全系都带着激光雷达,高配版本的芯片算力能到700TOPS,是英伟达的Thor芯片。这些硬件,是辅助驾驶系统的眼睛和大脑。软件上,那个叫千里浩瀚的辅助驾驶方案,能干38项安全辅助的活儿。以后通过升级,还能做到从停车场开车出来,一直到停进目的地的车位里,全程都有领航辅助。
车里的屏幕和系统呢?
用的是高通骁龙8295芯片,带得动LYNK Flyme Auto 2系统。这个系统里头,有一个叫Flyme AI的大模型,能听懂人话,还能理解情感。你想去哪儿,或者觉得车里冷了热了,直接跟它说就行,它能帮你规划路线,调节环境,操作起来没那么死板。

为什么领克敢这么干?
领克这个牌子做了九年了,积累了超过150万的车主。从燃油车到混动车,再到纯电车,他们都造。这么多年下来,他们整合供应链、柔性制造的能力都练出来了。他们有办法把那些原来只在贵价车上才有的配置,用规模化的方式,安到一辆主流价位的车上。这不是简单的零件堆砌,是整个工业效率的体现。
成交的平均价格,接近19万。
这个价位的车,能有这样的市场反应,说明现在的人买车,越来越看重一辆车能给的综合体验。大家不再只盯着动力形式,或者某个单一的配置。性能、能耗、智能、操控,甚至连买车时候的决策过程是不是轻松,都成了考量的部分。
领克10EM-P的出现,好像在给20万级别的插电混动轿车市场立一个新的标准。这个标准,不再是看一辆车“有什么配置”,而是转变为“这些配置能带来什么样的体验”。

首月就卖到前三,后来又快速下线一万台,这些数字背后,不是运气。它好像是把很多人在买车时犹豫不决的点,都想办法给解决了。它提供了一个比较均衡的方案,一个不需要用户做太多取舍的方案,这可能就是它做对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