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长中的俄货店热潮,一年新增800家,牡丹江超500家,源头揭秘

“疯长的俄货店”主要指的是近年来在中国市场上迅速扩张的、以销售俄罗斯商品为主的零售店铺。它们的出现和快速发展主要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1. "地缘优势与贸易便利:" 这些店铺多集中在靠近俄罗斯边境的城市,特别是像牡丹江这样的地区。由于地理位置近,语言(部分居民会俄语,或店铺经营者懂俄语)和文化有相似性,加上中俄贸易往来频繁,进口俄罗斯商品(如食品、日用品、服装、酒类等)相对便利,成本也可能较低。 2. "商品特色与市场需求:" 俄罗斯拥有独特的商品,如伏特加、红肠、巧克力、套娃、皮革制品、木制品等。这些商品在中国市场上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填补了某些细分市场的空白。随着中俄文化交流的加深,消费者对俄罗斯商品的兴趣也在增加。 3. "低门槛与快速扩张模式:" 根据报道(如牡丹江本地媒体的采访),这类店铺可能采用了较低的开店门槛和标准化的快速扩张模式。可能存在一个品牌或连锁体系,提供统一的货源、装修设计、运营管理支持,使得新店能够快速开设。这种模式降低了单个店铺的运营风险,也易于实现规模化扩张。 4. "抓住了发展机遇:" 在特定的时期,中俄关系较为密切,加上跨境电商和边境贸易的发展,为俄货店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它们可能抓住了市场机遇,迅速

相关内容: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李静 徐宁 李苗

近日,全国多地俄货店“疯长”,但消费者反映店内售卖产品并非全部生产自俄罗斯,从而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对此多方采访调查,发布《俄罗斯商品馆里的商品真姓“俄”吗》,并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这些疯长的俄货店来自哪里?背后藏着怎样的“生意经”?

据了解,目前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济南、成都等多地已开出多家俄罗斯商品馆,品牌包括俄比熊、俄品汇等,其主体均为国内企业,或者单纯商店名为“俄罗斯商品馆”“俄罗斯进口商品店”等。

记者查询发现,俄比熊,其主体企业为俄比熊国际贸易(武汉)有限公司,该公司成立于2023年12月;俄品汇,主体企业为佛山俄品汇百货中心(有限合伙),公司成立于今年7月。

企查查数据显示,国内现存俄罗斯商品相关企业3532家,近两年相关企业持续增长,2023年全年注册量同比增长43.42%至697家。截至12月18日,2024年累计注册841家,已超2023年全年注册量。从同比看,今年第一季度以来,俄罗斯商品相关企业注册同比增速已经连续3个季度保持正增长,且第四季度仍将延续增长态势。

此外,俄罗斯商品相关企业的地域分布聚集性较强,大多聚集在北方地区,且超八成企业分布在黑龙江省,其中牡丹江市今年累计注册超50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