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说得非常对!"让销售人员负责策划,对于品牌方来说,往往是“按下葫芦浮起瓢”,不仅难以提升业绩,还容易导致人才流失。"
这其中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核心能力错配 (Core Competency Mismatch):"
"销售人员:" 核心优势在于沟通、谈判、客户关系维护、完成销售指标。他们更关注短期交易和销售额。
"策划人员:" 核心优势在于市场洞察、策略思考、创意构思、品牌建设、媒介整合、数据分析。他们更关注长期品牌价值和市场影响力。
"结果:" 让销售做策划,就像让厨师去写营销剧本,虽然能“做饭”(完成一些基础任务),但很难做出“大餐”(形成有战略高度和吸引力的品牌策略和活动)。
2. "视野局限与短视行为 (Limited Vision & Short-termism):"
销售人员的主要KPI(关键绩效指标)通常是销售额和回款。他们的策划自然会围绕如何快速签单、给客户让利等短期目标展开。
这可能导致忽视品牌形象建设、客户长期价值维护、市场趋势研究和可持续增长策略,只追求“一锤子买卖”。这与品牌方追求长期发展的目标背道而驰。
3. "缺乏系统性思考 (Lack of Systematic Thinking):"
策划
相关内容:
不少品牌方老板常犯一个错:让销售兼管营销策划,结果活动没人气、品牌没声量;让策划负责人扛销售指标,最后方案落地变形、团队怨声载道。
其实问题根源很简单——管理型策划人才和销售人才,目标虽一致(都是为了品牌增长),但底层逻辑完全不同。我从基层业务摸爬15年,既做过销售也管过策划,太清楚这种“混用人”的误区有多坑:大多是销售型领导层对营销策划认知不深,才让团队陷入“两边都做不精”的困境。

一、核心区别先拎清:策划 “让产品好卖”,销售 “把产品卖掉”
这十个字是两者的本质差异,具体体现在4个关键维度:
1. 目标:长期 “养客户池” vs 短期 “冲业绩”
策划管的是“前期铺垫”:比如通过3个月用户调研,挖出宝妈 “敏宝辅食难选” 的痛点,再做内容种草,为销售攒下“有需求的潜在客户”,目标是长期市场份额;
销售管的是“后期转化”:带着团队跑母婴店、谈合作,把这些潜在客户变成签单,核心是月度、季度的销售额,结果必须可量化。
曾见品牌让策划扛月度销售KPI,策划为冲业绩,把品牌宣传预算全投了“买一送一”,短期销量涨了,长期品牌认知却糊了。
2. 工作:前端“搭台子” vs 后端“唱好戏”
策划做的是 “让用户知道并喜欢”:定品牌定位、拍短视频种草、办新品发布会、分析用户数据,像搭戏台一样,把 “流量和好感” 攒起来;
销售做的是 “让用户买单并复购”:带团队拜访客户、处理客诉、拓渠道、拆销售目标,比如说服母婴店进货、催回款,把策划攒的 “好感” 变成实际订单。
让一个人既搭台又唱戏,只会两边都潦草 —— 策划没精力做深度调研,销售没心思打磨谈判技巧。
3. 周期:1-2年见效果 vs 1-3个月要结果
策划的工作是 “慢热” 的:比如培育 “宝宝分阶辅食” 的新场景,可能要 1 年的内容渗透,用户才会慢慢接受,效果不会立刻体现在销售额上;
销售的考核是 “快节奏” 的:每月要盯销量、每周要追进度,没达成指标就要复盘,两者节奏完全不匹配。
有品牌让销售兼管策划,销售为快速出业绩,把策划的 “长期种草计划” 改成 “清库存促销”,短期冲了量,后续却没了复购。
4. 思维:用户“为什么买” vs 怎么“让他买”
策划想的是 “用户视角”:比如 “怎么让宝妈相信我们的奶粉适合敏宝”,要挖需求、做共鸣;
销售想的是 “结果视角”:比如 “怎么说服母婴店老板进 100 箱货”,要讲政策、谈利益。
思维不在一个频道,硬让销售做策划,只会出 “自嗨型方案”;让策划干销售,又会因不懂谈判技巧错失客户。

二、混用人的3个致命后果,品牌方别忽视
很多销售型领导觉得“一人多岗能省钱”,但实际要付出更高代价:
- 两边都做不精:销售要跑客户、盯业绩,没精力做深度调研;策划要写方案、盯活动,没经验带团队谈单,最后业绩没涨、品牌没声量;
- 优秀人才留不住:有能力的策划不想被销售指标绑架,有冲劲的销售不愿被文案、活动分散精力,最后只剩“什么都懂点、什么都不精”的人;
- 长期发展缺根基:只靠销售冲业绩,没有策划做品牌、挖需求,市场越做越窄,竞品一进来就扛不住。
三、正确做法:分工不拆台,协作才高效
不是不让两者配合,而是要明确分工、各司其职:
- 策划:把“产品卖点”转化成“用户需求”,做好前端引流,给销售递 “精准客户池”;
- 销售:把“客户池” 接住,做好后端转化,给策划反馈“用户真实意见”;
- 领导:搭好协作机制,比如每周让策划和销售开对接会,策划根据销售反馈优化方案,销售用策划的素材谈客户。

15年经验告诉我:品牌要想长期稳,既要有人“把产品卖掉”保当下,更要有人“让产品好卖” 谋未来。别再让销售干策划、让策划扛业绩,人岗匹配,才能走得远。
